读书想法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少点敏感,多点迟钝

2018-12-01  本文已影响20人  李思维的好奇心

1

有句话很流行: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我觉得这句话只讲了成功需要坚持,没有讲到坚持需要什么东西。我觉得,能够一路上坚持下去的人,除了大家日常所说的毅力,最重要的还

得有一种迟钝,一种延迟满足的心态。

有位朋友,她每天坚持读书,并且,还把读过的书简要地摘录出来,发到朋友圈中,作为每日打卡项目,可是,最近,她的闺蜜跟她说,每天这么坚持有用吗,感觉也没见你有多大提升啊,为了读书而读书,其实没有多大用处…

朋友对此评价很介怀,不过细想,又觉得闺蜜讲的很有道理,自己最近读书,确实有点像例行公事一样,只是做个样子。

于是,她在朋友的“劝诫”下放弃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我跟她说,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听别人一说就改变自己原来的坚持,那样我们永远也很难做成一件事情。虽然说每天在朋友圈读书打卡看似炫耀。

可是,这也是一个展现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收获,那么打卡可以中断,但是读书不能停止,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需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来阅读。

然而,我这朋友就是太敏感了,别人说她一点不好,她就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坚持,之前的努力也白白浪费了!

2

古典老师在《跃迁》中也讲到,我们要做一个迟钝而有趣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现代人太敏感了,每天的注意力都被信息热点带跑了。我们很多人只要一上网,发现有热点出来,就立即扑上去看个究竟…

长期以往,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每逢热点信息一出,我们就立马分心,无法专注手头中的事情,难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然而,我们的心智又是慢慢进化,规律又是渐渐改变的,没有什么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我们在前进的时候,最好是少点敏感,才能够坚持久一些,才能够靠我们的目标近一些。

最近在社群跟小伙伴聊天,有位同学在吐槽,现在的课程太多了,看完每个课程的介绍都想学,这个没有学完,那个新课又出来了,不知道哪个更重要,但感觉每个都同等重要,如果不学这个,而别人学了,自己就会落后,于是,他一下子就报了5~6门课程,现在每天都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忙得连和朋友聊天沟通的时间也很少。

但是,看他的状态,除了变得越来越焦虑外,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

不得不说,最近的微课确实是层出不穷,自从知识付费流行以后,很多名人大咖都在网络上开了自己的收费课,连一些平时不怎么知名的人,在精心包装一下后,也开了自己的付费课程。所以,现在网络上,课程是泛滥的,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定力,就只会陷入知识的焦虑、忙碌的困境当中。

这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太敏感了,对待新课程就像对待热点信息一样,生怕自己落后,结果,一个课没上完就又开始去报另一个课,一个知识点还没吸收内化,就又去追逐下一个知识点,结果只能是课课无穷尽,能力却丝毫没长进!

3

记得齐邦媛老师说过一句话:“人的理想,应有计划,有步骤去实现,先决定生活的重心,提高效率,甚至于无意义的交流,亦应尽量减少。”

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先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然后再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报各种微课。

其实,很多课程是没有多少养料的,很多课程的主讲人是拾人牙慧的,还有很多课程随便看本书都能够得到的,所以,我们不必学那么多课,应该根据自己当下所需,向自己定位好的领域里面做得最好的那个人学习就好,其他的课程,哪怕他们的宣传再好,我们也都可以略过。

有时候,在学习这方面,迟钝一点其实也挺好,那样更有利于专注,不那么容易被带跑,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和实践。

“迟钝”才能能够摆脱无穷尽的知识羁绊武器,从而专注于最重要的内容,学到更多精华,让生活过得更幸福,事业做得更成功!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写道:“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是的,现代生活知识丰富而多彩,好课程的诱惑纷繁而复杂,我们不应该被诱惑带跑偏,而是要根据自己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少量课程,专注地去学好每个知识点,对于其他课程则用一种迟钝的心态来对待,我们才会学的更深,掌握得更好,而不是每个都学,但每个都浅尝辄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