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与礼仪
在齐国和楚国之间有一个小国任国,大致在现在山东省济宁市境内,孟子的弟子屋庐子就是任国人,屋庐是他的姓,大名一个连字,他在任国也算是一个名人了。于是就有人跑去问他:“请问先生,礼义与吃饭哪个更重要?”屋庐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礼义更重要。”那人又问“爱情与礼义哪个更重要?”屋庐子还是回答:“礼义更重要。”
那人就说:“现在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一定要合乎礼义才能吃饭,饭都被别人吃了,自己就会饿死;如果不顾礼义,就可以吃上饭,那你是吃呢还是不吃?如果一定要遵守婚嫁的礼义,男子要带上聘礼亲自到女方去迎娶,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聘礼,去了也娶不到妻子;可是那女子却愿意嫁给他,只要他不顾这些规定,他就能得到爱情,娶回娇妻,那他还要坚持上女方家吗?”
屋庐子一时语塞,竟被问得哑口无言,过了些日子,他就带着这些问题跑到孟子的老家邹国来请教老师。
孟子听了,就说:“这有什么难回答的呢?如果不考虑事物整体的基础,只看它的末端,那么方寸大小的木块也可以比大山高,不信你可以在山顶举起一块木头。人们说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金属的衣带钩会比一车羽毛重吗?那吃饭关乎性命的大事,与礼仪的细节进行比较,岂止是吃饭更重要,那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将婚姻的根本爱情,与礼仪的细节进行比较,岂止是爱情更重要,那根本就是不能比的。”
然后孟子给屋庐子支招说,你回去反问他:“扭住哥哥的胳膊,把饭抢过来,自己就能吃到饭,否则就吃不到,你问他抢不抢;翻过围墙,将邻居家的姑娘强行搂在怀里,就能得到妻子,否则别人不会将女儿嫁给他,你问他翻墙不翻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孟子这样对付杠精最有效。
这一段实则是告子“食色性也”的翻版,发问的人进一步把食色与礼对立起来。孟子并不否认食色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关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文化的传承,但它们如果不受约束,就会侵害人善的本性,因此必须用礼加以约束。但是,礼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食色,而是为了人类更健康、更持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而礼仪是人们为了体现礼的精神而创造的,并不是礼本身,因此当礼仪不适应现实情况时,是可以改变的。实际上发问的人说的是礼仪,而屋庐子讲的是礼,屋庐子自己没把两者辨析清楚。
【《孟子》简读之告子篇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