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置一个装置让小鼠触发后就会被电击,正常情况上小鼠对电击应是恐惧的,而实验中的小鼠宁愿不进食也要一直按动按钮让自己接受电击,直至精疲力尽而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实验中电击的部位是被人称为“奖励中心”的区域,该区域接受刺激后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巴胺是一种能让人产生快乐的物质,我们看到可口的食物、令人心动的异性、大减价的商品时都会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真的会使人感到快乐吗?其实这只大脑撒的一个弥天大谎。
当“奖励系统”活跃时,我们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乐。多巴胺让我们产生做了这件事就有可能会快乐的期待,从而使我们不断地去重复这样的事情。
我们会一遍遍刷着朋友圈、微博、将一个个小红点消灭,我们潜意识在期待其中会有使我们感到被关注、被需要的信息、会有让我们捧腹大笑的视频、令我们收获颇多的文章。虽然大部分时间只会让自己感到更空虚,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继续刷新消息。这好像手机和我们大脑之间有一根线连着,当我们按动按钮,就能源源不断给我们提供多巴胺的刺激。我们就像笼子里的小鼠,接受电击,只为追寻难以琢磨的奖励。
在现实生活中,商家比我们更明白这一作用机理,所以我们总是看见商品大促销的广告,在折扣价价旁边标一个高到离谱的建议零售价;我们经过面包店时会闻到特别诱人的香味,实际上那只是化学调制出来的而非真正食物散发出来的;内衣内裤的广告总是由性感的模特代言的。这些都会使我们产生多巴胺,告诉我们如果买了它们,我们就会获得快乐。可实际当我们真正买了这些东西后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快乐。
如何才能破除多巴胺的魔咒呢?
首先应该理智地看待多巴胺,不应将其妖魔化。它是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它的存在,人类才会对食物、异性存在期待,才会主动去追寻它们,而不至于被饿死或者让自己的基因无法传承。
当我们受到外界诱惑而产生多巴胺时,注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先允许自己接受一部分诱惑,然后在心底对比一下,和自己刚才的期望相比,这种体验怎么样?现实和大脑的承诺相符吗?
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反思,我们就会慢慢分清渴望和幸福的区别,甚至有时可以故意去观察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情会触发我们的“奖励系统”?商家用的什么手段使我们分泌多巴胺?你会发现这个过程非常有趣,也会在下一次受到诱惑时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