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
《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这是老子帛书上的话。他的意思是,只有新生儿才含德之厚,才有厚德。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他的意思,我们讨论一下“赤子”.
我在这里首先解释什么叫赤子?
赤子仅指出生一个礼拜以内的婴儿,新生儿叫赤子,因为新生儿皮肤很薄,皮下毛细血管都可以看见。孩子呈现红色,因此叫赤子。

为什么讲“仅指一个礼拜以内的新生儿”?
是因为所有孩子、婴儿出生4到7天以后,一律发生黄疸,在临床上叫生理性黄疸。因此出生一个礼拜以后的孩子已经不叫赤子,而叫黄子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孕育,六个月以后胎儿变大,可是给胎儿供氧,却是母亲的那两叶肺。这两叶肺本来是给一个人供养,现在要同时给两个人供养,尤其是给胎儿供氧仅有一条动脉,那就是脐动脉,因此胎儿会严重缺氧。那么任何动物如果它持续性缺氧,怎么办?它只有一个办法,增加红细胞数量。大家知道红细胞里包含一种大蛋白分子,叫血红蛋白,它是专门络合氧分子,输送氧气的一个结构。
你到西藏去,为什么会得高原反应,简称高反?
是因为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那个地方的氧含量比低海拔地区的平原氧含量要低40%以上。所以你在那个地方旅游会发生急性缺氧反应,这叫高原反应。西藏人怎么办呢?大概在5000年前,他们的Epass1基因位点发生了一个突变,这个突变使得自体红细胞数量增加。因此给藏民抽血检测它的红细胞数量,比平原人红细胞数量多40%到60%。
胎儿缺氧,持续性缺氧。在妊娠的最后一两个月,于是红细胞大量滋生,胎儿生出,张口哭叫,自己的两叶肺突然打开,供氧突然充足,于是大量红细胞多余。于是在一周以内,大量红细胞裂解,大家知道这在临床上叫溶血现象。溶血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血红蛋白分子量太大,它无法通过肾单位、肾小球被肾脏排泄,而它却对脑神经和神经核有严重损害作用。它必须经过肝脏,快速把它降解为小分子的胆色素胆红素,然后通过粪尿排泄。这就是为什么得肝炎的人由于肝功能损伤,黄疸指数会增高的原因。那么新生儿一方面血红蛋白供量超多,一方面新生儿脑肝功能还不完善,因此所有新生儿在出生4到7天左右,全都会发生一个黄疸化的过程,临床上叫生理性黄疸。

我在这里做一个说明,大多数孩子不用治疗,它自然会度过。如果过于严重,那确实是到医院要赶紧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和严重的肾损伤。新生儿在黄疸期60%表现出皮肤巩膜发黄,40%你看不出来。可是你如果抽血测黄疸指数全部是增高状态,因此出生一个礼拜以后的孩子已经不叫赤子而叫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