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下的忠与耻—《菊与刀》书评
二战后的日本引人关注。不仅在于它近乎奇迹般的战后重建速度以及迅速建立起工业基础并跃升至经济大国,还在与在战争中日本民族表现出的凶残、狰狞与执着与战败后投降之迅速以及对美国军队的占领的近乎温顺的态度之间产生的令人咋舌的矛盾。只是当时的美国人用西方思维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也只有通过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战后日本细致的研究西方社会才能理解这个“狠角色”,日本民族的性格的确很奇葩,它的美学观念在我们大多数来说也许是污秽的。然而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民族性格的每个方面的形成都对日本成为二战元及凶战败后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她的分析与调查远比其他学者全面、丰富,尽管她没有亲临日本,但这本书对日本民族性格的解读,被太多人奉为看懂日本的经典。
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的时代背景,是二战美日双方交战的最后阶段,她经历了美国反攻日本、日本战败投降和美国占领日本阶段。她的研究点落在不以西方人的思维去看待东方的日本,并且还运用了一些日本的行为可能与西方人会产生相类似心态的事情。(这一点我感觉很复杂,也说不太通)。她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书籍以及观看大量日本在战时拍摄的电影,并且和在美日本人的深入交谈。尽管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的政治性意味很强,但丝毫不影响研究成果是人类学社会学中一笔丰富的财富。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概括
忠义>孝>仁
战争中的日本人无疑是对天皇效忠的最忠诚的代表了,他们牺牲自己的顽强抵抗自杀式不投降精神让战争增加了血腥和残酷,他们的每一次作战都是为天皇而战。“在向日本文化这种完全建立在人际关系上基础上的文化中,天皇作为忠诚的象征,其意义远远超过国旗”。日本民族把忠诚摆在首位,而这种忠诚在很多地方看来都有些荒谬。以至于他们在投降之时用沉重的代价换来它最为珍视的东西,“他们有权说:这是天皇的命令,即使这是投降的命令。即使战败投降,最高的法令任然是“忠””。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说法,通过日本人嘴里说出来,好像还真有这么个道理似的。
通过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能过了解到日本人的“忠”,忠犬八公来到了美国依然很火也依旧感人。事实上这个狗狗报恩的故事在日本小学的教材里就有原型,故事的内容一模一样。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日本人的道德:爱的别名是忠诚。
《忠犬八公物语》而孝在日本的道德里就被弱化了一些,“在日本“孝”只限于家庭内部面对面的家庭成员之间”。孝文化是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引进,可是在日本人的道德价值体系里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缺乏抽象思维和构建非现实形象的兴趣”于是“孝道”义务只限于活着的人。而家庭成员对成员内部之间的家族纽带并不重视,只是高度尊重家庭。比如温顺的儿媳也会变成苛刻的婆婆,而父亲作为尊敬的对象,则是一个等级制和正确待人接物的超人格形象。
日本家庭成员之间的形象在我所看的一些日本影视资料中好像被印象化了。日本家庭的母亲似乎都是温柔贤惠家庭事务一手操办打理的仅仅有条,对家庭成员的关心无微不至。父亲则是严肃沉默的代表,他的发言通常是总结性的家庭话语并且对儿子的未来十分关心寄予很大的希望。女儿总是和母亲一样的帮助打理家庭照顾弟妹虽然会有一些的叛逆,而儿子的形象就有些无法总结了。
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东京物语》我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日本励志电影《垫底辣妹》,讲的是一个不良少女通过勤奋补习考进名校的故事。女主的家庭是观察日本家庭成员性格很好的例子,被寄予厚望的儿子,懂事的妹妹,温柔卑微的妈妈,专断不讲理的爸爸。有个片段是这样的:儿子失意打算放弃爸爸为之自豪的棒球生涯,爸爸愤怒的对儿子拳打脚踢,妈妈在一旁默默哭泣卑微的劝说却没有用,眼看着他们扭打成一团,妈妈终于爆发了,她拿起棒球棍朝车玻璃砸去,争吵才停止。她的哭声凄厉让人十分心疼。在她拿起棒球棍的那一刻我几乎就要以为她要朝父亲砸去,可她的动作是无助的、几乎崩溃的朝车玻璃砸去。连发泄情绪都是卑微的。
《垫底辣妹》 母亲即将崩溃很遗憾的是,中国传统“仁”文化在日本道德体系里的地位简直微乎其微。“在日本,“仁”成为道德之外的美德,完全剥夺了它在中国伦理体系中具有的崇高地位”。仁被贬低的无以复加。于是乎曾经引起国人热议的扶不扶问题,在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是公认的不扶,“无端插手的人就会被怀疑居心叵测、妄图从中渔利”。感觉和中国就是反着来的。
纠结的情理与“耻”
书中这样说道:“情理”是相当沉重和不情愿的事,“出于情理”最能表达出日本人对这种负担沉重的人际关系的看法。
《七武士》日本人在公众视野中常表现出谨小慎微的态度,他们恭敬礼貌看上去唯唯诺诺。这得益于他们印在国家血脉里的对“情理”的认真与纠结。忠是一种情理,耻也是一种情理,受恩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情理。他们会把自己一生都置于报恩的阴影中,他们会为了尽忠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也会因为受到了侮辱而走向可怕的极端。
日本是人情和人际关系基础十分发达的国家,它特别强调等级制下的各得其所即各个等级的人只要把自己等级内的事物做好不逾越就是有尊严的。各得其所下的情理很有可能会是一种冒犯,因为它可能会跨越等级而让一些人丧失尊严。
“耻”感文化是日本人重视情理的最典范的表现:“耻”日本人生活中的首要地位意味着任何人都很注意自己行为的公众评价。它仅根据想象来推测这些评价是什么,但它会按照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行为。
这不得不提到当今中国社会中弥漫着的焦虑感,中国的人际关系常表现出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氛,职场社交学习的大背景都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的阶级固化太严重了,中国的竞争压力太大了。所以网络上最火的是励志鸡汤、职场心理学,这些书籍大多强调:做好你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生活。这和日本的性格简直背道而驰。
她写道:“日本人的具体问题在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相信一种安全感,即依靠他人对循规蹈矩的微妙的认同感。当外国人对这些礼节不在意时,日本人就会感到困惑。”她在书中说道她采访的很多很早就移民到美国的日本人适应美国文化需要一个比其他移民更长的过程,有很多的差异会让日本移民觉得思想观念受到了挑战,进入了道德的困境。
个人的情理转向整个社会的情理,它的巨大危害以及狂热般的心态就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了。“他们怀着国家主义的目标再一次把攻击从自身转向外部。在对其他国家的极权主义攻击中,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他们把自己从恶劣情绪中拯救出来,感到一股新的巨大力量。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法办到的,他们相信作为一个战胜国可以办到。”举国情理让日本变得狰狞可怕。
矛盾:战时日本—战后日本
本尼迪克特说日本是极易随着情况而改变道德标准的民族。这在战时和战后日本的两种面目可以看出来。
战争中的日本人,顽强抵抗像个圣战积极分子。对天皇的狂热信仰让战争中的人本人沸腾不怕牺牲,日本军队唾弃投降,认为投降是丢弃了做人的尊严是绝对的可耻,这与西方士兵用投降来保住性命不同。“日本叫嚣着胜利,而且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具有一种强大的自以为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却使得战争在亚洲的土地上无情蔓延。“他们经常觉得“世界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他们”,因此他们必须展示日本人的整体精神。”他们特别重视自己是日本人,要展现自己作为日本人的精神这一特质。因此一旦在有些方面他们失去了日本人身份时,意味着他们丧失了名誉。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而一旦他们失败后,他们会自然地改弦易辙。
战后的日本,狂热的气氛不在。日本民族唯唯诺诺和平接受美国的占领和控制,这是谁都无法想到的。因此美国此时在日本所选择采取的占领日本的手段就需要进行一番慎重的思考了,是否取消天皇制,是否采取西方对德国的那种高压式的管理模式。事实上美国对日本民族心态的揣摩是十分到位的,虽然这是一步险招:“日本人如果认为受到侮辱,那么复仇就是一种道德。”
美国给予日本极大地恢复经济和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而且美国限制日本军事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做法也使得日本经济不会被军备、军事化将要支付的大笔开支所而削弱。日本战后发展速度之快,其中原因之一是不搞军事化。
最后,战后日本最突出的一大改变,或许是日本在战后的文化发展快速的很大原因:“日本投降以来,其公职人员曾说日本必须鼓励男女国民掌握自己的生活,尊重自己的良心。他们虽然没能这样说,但每个日本人心里都明白,他们已在怀疑“耻”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他们希望人民中的自由有新的发展,亦即从对“社会”的谴责和追究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全民反思,体现了一个国家对时代的思考。历史的迷惘期已经过去,未来的道路需要在反思中一步一步走好。日本这一转变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但书在结尾仍然不无悲观的写到:“日本的行为动机是随情况而定的,如果情况允许,日本将在和平的世界中谋求地位,如若不然,他们也会成为武装阵营的一员。”这样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在过去和未来的长河中,依然要好好的关注才行。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只有关注,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