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

远行,归不归?

2021-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兰舒小筑

  文:淇兰舒

天黑沉沉的,仿佛还在睡梦中,梦与醒之间,很多记忆是挥之不去的。

犹记的前一日看了很多的文字,文字里其中有一篇的让我感触颇深,里边提到了一位父亲,还有他的背影——《背影》朱自清

父亲的背影是怎样的呢?文中是肥胖,稍显笨拙的。

而我印象中父亲的背影确是很削瘦,瘦瘦的身躯,却撑起了整个家。

对他的记忆更多是小时候的,那时,他很陌生。

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的父亲,高大健壮还很慈祥,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满眼的宠溺,言语间透着关怀。这样的神情常常看到,也常常觉得失落。

那时也会常常想父亲,他究竟在哪?印象中,他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却一直不回来。

感觉中他每年,甚至好几年才回来一次,对他的印象、来自于家里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有这很多人,我还是母亲怀中的小婴孩,据说有我是他们盼来的,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关注和宠爱溢于言表,可我一点也没觉得。

看着照片上的父亲,眼中含着笑,让人觉的暖暖的,很想更多的体验这份温暖,常常会在睡不着或者是早上醒来后,在床边的围墙纸上,写上“爸爸”两字。

别人的爸爸都是在跟前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我的爸爸只停留在印象中,或者在想念中。

听说父亲要回来了,还是很兴奋的。盼了许久,想了许久,都长到几岁了,终于要看到了,等我从外面玩回来,看着一个陌生人在家里,一脸笑意的望着我。

妈妈见我在门口看着他,却不肯进来,笑着说:快叫爸爸!

我看着他,的确和照片上很像,但是比照片上苍老了许多,别人的爸爸头发都是黑的,而他的头上,却有很多根白发,我站的门口就是不愿过去,被催促的急了,就跑到妈妈跟前,躲的妈妈的怀里不肯出来,他只是笑着,也不勉强。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去,匆匆的几天,他就走了,留给我的是长长的等待,这本来也不稀奇,他本来就不在。

那天又一次回来,我心中虽然是欢喜的,可是面上,仍然是很不自然。

倒是他带回的糖,拿出去分给小朋友,骄傲的告诉他们,这是我爸爸给带回来的!

记得有一次,正好赶上暑热的天气,蚊子非常的多,我们正想着要怎么把蚊帐挂上的时候,爸爸回来了。

挂蚊帐的事自然得他来做了,就像是端午节,我的好朋友想荡秋千,她的父亲就给她搭秋千架一样,我家就从来没有搭过,常常去那个小朋友家蹭着玩。

被家人需要应该是很幸福的吧,父亲和母亲好像很有默契,他们明明知道,却什么也不说,专门等着我去告诉父亲,让他挂蚊帐,“他不肯怎么办?”我不安的问,因为我和他总共也没讲过几句话。

“叫爸爸,你叫爸爸,他就来挂了。”妈妈鼓励的说。

叫爸爸,再平常不过的事,对我来说,除了不会说话时,后来不是想叫的时候他不在,就是叫过之后,又长时间不见面,又生疏了。

话到嘴边竟然叫不出,大人的殷切盼望下,还是叫不出,看着外面天已经黑了下来,想着晚上光线不好,蚊帐终究是不好挂的。就对母亲说“天黑了,明天,我明天再叫!”

妈妈气的笑了起来。

明天终究是要来的,该称呼还是要称呼的,那一声“爸爸”出口,自己是如释重负,爸爸愣了一下,脸上瞬间乐开了花,他把我抱在他的膝盖上,紧紧的搂着,总也舍不得放下来。

这样的时刻,好暖,总以为以后我们会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确是生活在一起,在几年以后,那也只是短短的几年,他越来越瘦,也越来越没精神,人也越来越烦躁,母亲静默着,悄悄的掉眼泪。

当他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有些恍惚,觉得像是又一次的远行,就像小时候那样,一去好久,而我自己,也是像以往那样期盼,盼望着再一次的远行归来。

只是这次,是永远的离别……

————

齐帆齐28天写作训练营 (07)  第二周主题1 

1408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