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目标要遵循的 SMART 原则

2016-04-23  本文已影响997人  耗子吴

小到个人计划、项目管理,大到企业发展,国家规划,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循环:

目标管理循环

制定目标和计划是开始的第一步,一旦设置的不合理,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很多人对 SMART 原则都耳熟能详,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看到太多的人不断地在制定目标上犯错。

所谓 SMART 原则,即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用户体验”这样的目标就非常不具体,不具体就难以衡量。相应地,可以将目标修改为“将客户投诉率从 3%降低到 1%”、“某项关键操作的流程从 3 分钟降低到 1 分钟”。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可能是顺利上线哪些功能,用户量、留存率达到某个数字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一旦设置的具体,就容易衡量,需要额外注意的是,针对衡量的标准,团队上下一定要保持一致。在研发团队中,工程师可能认为实现某个功能是写完这部分模块的代码,测试工程师认为是测试全部通过,而产品经理认为只有该版本顺利上线才是达成目标。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公司层面有战略和愿景,细化到每个团队的目标,都应该是为达到这个愿景,如果毫不相关,则需要重新思考这个目标的意义。

    不同团队之间可能有密切的协作,那么团队在分别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有共同的部分,否则合作很难顺利进行,因为会让员工觉得 “我的 KPI 中没有这一项,没有义务帮你”。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上线时间常常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但互联网公司项目的延期情况常常非常严重,最常见的原因是项目进行中需求频繁发生变化,或者被老板强行插入某些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对需求方和老板声明这样带来的影响,一旦这样做,当初的计划和考评标准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