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已通,进入哲学——超越规则,见山不是山(看诗回复)
接到咨询一份,拖了不少时间,做个答复。
这位朋友的问题云遮雾绕,虽然好像是一层一层做了说明,但是每一层都得停留解答,每层都得花心思,表态度,然后又进入下一个问题。一个咨询,问这么多,有点不好处理。毕竟问题越复杂,越是耗费时间,最近疫情紧张,天天核酸,难得静下心来做大文章统筹解决他的问题。
我们就见山爬山,见水涉水,一个一个地解答问题,说到哪里算哪里。
首先是作品:
水鸟冲潭入,池蛙跃水出。
影终还净水,云散月如初。
第一问,“我不知道您看这首诗后是什么感觉,是否只是一般的景色和事件描写?”
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看格式,因为您标注了五绝。“出”字是入声字,所以这肯定是一首新韵五绝。
在看清楚作品的格式前,我根本不在乎您写的什么内容。一般的景色和事件也好,特殊的内容和意境也好,都是在我搞清楚您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卖羊肉之后的问题。
幸好您卖的还是羊肉——这是一首新韵下仄起不入韵五绝,新韵“十四姑”部,通韵“五乌”部,汉语拼音“u”韵母押韵。
如果您标了五绝,又不合五绝格律,我就根本就不会去细看内容。这就是我看诗的第一反应,您肯定想不到吧?
但您问我的真实反应,我就是这么看的,不说假话。
第二问,“如果我加上诗名《世无痕》又该怎样理解?”
怎么,您的作品没有标题就往外抛吗?没有标题的诗是不完整的,即使标个“无题”,那也是有标题的,也能透露出作者的一份心境。没有标题的作品在我看来就是顺口溜而已。
标题是必须的,至于您用什么做标题,是《世无痕》还是《无题》,又或者《月夜》之类的,才是产生阅读差异的所在。
还是那句话,格式不完整的作品,我是不会看的,因为没有标准,无法统一。内容意境都属于各说各话,我的看法不是你的看法,不大可能统一,也没有必要去建议。
就好像有些朋友私信过来:“我想了两句诗,你看看怎么样?”——你都没写完,我吃饱了没事做来给你看啊?还有就是那些一开口就是“我就是写着玩,老师给点意见”——我给你意见干嘛?你都说了你是写着玩的,要什么意见?
您这首作品,只有在标了标题之后,我才会去联合标题思考你的作品内容,没写标题之前,我看您这二十个字,脑海里一片空白,谁知道你什么意思?不过就是几个景色的合围,没有诗意走向的指明——读者是没有义务去猜你写的是什么的。
诗人、作者,或者说文艺创作者,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要引导读者、观众的思维走向,链接相互之间的情感互动——如果您的作品,读者读不出什么意思,那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是您自己表达的问题。
很多朋友写诗,总认为只要抒发了自己胸臆就好,真的是这样吗?那你发出来干嘛呢?不就是为了交流,为了求得认同嘛。既然有交流和打动读者的需求,就要学会谦虚,将自己的作品收拾得齐齐整整、漂漂亮亮,让读者老爷们看了觉得明白、被打动、产生共情,由衷地为您点赞——只有读者与您情感共通,给出反馈,这首作品才是成功的,您也才称得上合格的诗人。
诗人的定位来自于受众,作品的好坏决定于读者。
半成品我反正不读,不给意见。
所以您这前两个问题,第一个不是问题,因为格式的审核是没有情感的,谈不上感受。至于加上了标题是什么味道,那不就是您自注的味道嘛。标题完全是对四句诗描写景物的思维性总结和拔高——也就是说您在自己的作品中没有做出拔高,这可不是水平,这是偷懒。
直观的感受就是读您所描写的景色,不见得就能领悟到您标题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您自注的内容。
诗人写绝句讲究留白,并非完全无意义的、词不达意的留白,是需要在作品中做出思维导向,促使读者顺着你的思路去思考,得到您要表达的情绪,并表示认同的——这才是成功留白。
而这首作品,景色和标题的感受是脱节的,这就类似于初级佛家偈子,为了让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了解佛理,对佛理进行粗俗的、浅层次的文字化——很多佛偈只能算顺口溜,当然除了那些文化程度很高的诗僧作品,因为文化素质高,自然就会去考虑构思,考虑文法,考虑立意,考虑修辞。
作品既然自注了,那么读者就会按照您的注解去思考了,但这并非读诗领悟而来,而是被注释灌输的观点,这其中的感受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我读你的注释小文就够了,诗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五绝字数少,确实很难完整表达内容,才会有留白的特色,但是一定要记住,留白是要利用自己的文字给出思维方向的,而不是什么都不说,全靠读者去猜。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可能从这四句诗中猜出《世无痕》的佛家义理。
虚无缥缈、全靠猜的留白,并非绝句(特别是五绝)的正道。
第三个问题,“我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看山是山"和"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看山是山”这个说法来自佛教义理,其实是有三重境界的,除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之外,另有一种就是“看山只是山”。
原话出自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惟信》: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人称“禅宗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