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一号 <下>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筹莫展,他们无法理解这个外星人的行为方式。
而震惊之余的人们却将这个悬停在渤海之上的飞船和里面游荡的那个只会说“相同的”的外星人奉做神明。
人们认为这是上帝的审判日;是佛祖显灵;是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神在凡间的降临。
有人坚称,“渤海一号”是一座通往天堂的圣殿,人类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圣殿的光辉,脱胎换骨,得到永生。
无数虔诚的人开始不顾一切前往“圣殿”。他们雇佣船只和飞机,乘风破浪只为朝拜这位肉眼可见的真正的神明。越来越多人开始往渤海方向靠近,飞往山东、河北、天津和辽宁的机票船票一票难求。
军方只得开始介入,驱赶疯狂的朝圣者。从蓬莱到旅顺,将渤海海峡完全锁死,并对整个渤海进行严密监控,严防有人再度尝试靠近“渤海一号”。北海舰队将“渤海一号”为中心,半径一百海里的区域设为军事禁区,擅闯者将被直接击毙。尽管如此,也就有人冒着被枪毙的危险进入渤海。
这一天,原本晴朗的渤海上空突然阴云密布,将“渤海一号”的绝大部分完全遮入云中,只留下一个尾端。“渤海一号”就像是一个巨人,将自己的真面目藏匿起来。人们看不见它,它却能看到人类的一举一动。
“我们得驱逐‘渤海一号’离开地球。”高胜突然对傅敏说。“北京时间,下午一点整,攻击开始。”
“你们疯了吗!”傅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数人用尽一生等来的机会,我们现在却要驱逐它。”
“它留在这里只能带来祸端!”高胜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想想看吧,这才不到一个月,因为‘渤海一号’发生了多少事情。人类差点因为它兵戎相见,现在还有一大帮疯子在往渤海里面游。”
“我不允许你们攻击‘渤海一号’。”傅敏说。
“这不是你能决定的。”高胜撂下话,绕过傅敏对她身后的各国科学家们说:“一会有直升机送各位去大连,请在那里乘机回国。”
“这是中国单方面的决定吗?”美国科学家问道。
“不,这是全世界的决定。”高胜面无表情地回答,“中国将进行第一波和第二波进攻,之后的攻击将由其他国家一同展开。”
高胜和军人们离开了舱室,留下了心灰意冷的科学家们。
“是时候回家了。”法国科学家说着开始收拾东西。越来越多的专家代表也在整理自己的物品,准备登机返程。
傅敏坐在一把椅子上,独自抽泣。
“请别哭了,女士。”英国科学家从口袋里取出一只手帕,绅士地递到了傅敏面前。
傅敏道了谢,接过手帕擦拭泪水。
“至少我们看到了,听到了,也交流过了。”以色列科学家乐观地说。
大部分科学家都表示同意。
只有俄罗斯科学家科尔姆斯基望着止不住泪水的傅敏,沉默不语。
打听到了舰长室的位置,科尔姆斯基随着一名军士朝那里走去。
“报告!首长,科尔姆斯基博士想见您。”军士在门口对高胜说道。
“请他进来吧。”高胜坐在办公桌后面,看着一份文件。
科尔姆斯基走进舰长室,他先和高胜握了握手。少将请他坐下,并给他倒了杯茶。
“将军,我不是来道别的。”科尔姆斯基说。
“那有何贵干?”高胜问。
“我不反对攻击。我刚刚得知,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启航,准备加入中国的第三波攻击序列。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先对‘渤海一号’下达最后通牒。”
“我的人已经试过了,连那个外星人的面儿都没见到。”
“你们的方式不对。”
“博士,你到底想说什么?”
科尔姆斯基蓝色的眼睛直视着高胜衰老但不失坚毅的脸,他说:“我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我的祖父打过二战,是第一批攻进柏林的人;我的父亲参与了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行动,差点引发了核战争。我也曾经想过参军,但后来我投身了科研,因为我发现,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想想看,如果是您带着友好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正在努力尝试和当地人沟通,可他们却拿起了武器攻击您,想把您赶走,您会怎么想?”
“我会很愤怒,然后还击。”高胜直言不讳。
“一样的道理。”
“但如果是因为你妨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还差点引起当地人的内战呢。”
“可我不知道呀。我带着友谊而来,我只想和当地人分享啤酒还有巧克力。”
“我们不需要。”
“为什么不需要?”
高胜的脸阴沉下来,他一字一句说:“国与国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友谊,更何况是两个素不相识的种族。您给我一罐啤酒,却要求回馈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宝藏,我们为什么要接受呢?”
“可这是一个机会,人类的历史可能就此改写。我们将步入星际时代,想想看,有生之年您将亲身看到宇宙的全貌。”
“我们有办法,靠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宇宙。”高胜站起来,背着手看向舷窗。“我儿子,是个宇航员,现在就在我们头顶上。”
科尔姆斯基抬起头看了看天花板,他很快明白了高胜的意思。“空间站。”
高胜点点头:“他现在就在天宫十八号里面。”
“您的儿子真了不起。”
“他跟我说:爸,我小时候总觉得世界是如此之大,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但上过太空之后,我才明白,地球是如此渺小,就像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子。”高胜说,“既然我们是沙子,他们肯定也曾经是沙子,同样是沙子,他们可以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做到。
“中国曾经被全世界抛弃,我们甚至几度到了亡国的边缘,任人宰割,死了数不尽的同胞,但我们都挺过来了。曾经谁也瞧不起我们,嘲笑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认为黄种人是最愚笨的。但我们今天却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领导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科尔姆斯基博士,终有一天,我们也将驾着比他们还要先进的飞船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也将抬头仰望我们,畏惧我们,奉我们为神!”
科尔姆斯基沉默了许久,最后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他将已经凉了的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往门外走去。
“可是,”科尔姆斯基回头说,“傅博士还在哭。我不喜欢看女人哭,我相信您也不喜欢,对吧。”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起来,在甲板上卷起了一阵大风。
“你确定你会开这个玩意吗?”科尔姆斯基紧张地问傅敏。“我觉得将军可以给我们找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我懒得找他了。”傅敏冷冷地说。她随即拉动操纵杆,轻型直升机在一阵令人不安的颠簸中升高。直升机外,高胜和几个军官正站在舰岛处目送直升机飞远。
“老高啊,这样真的没问题吗?”副舰长忐忑地问高胜。“司令部要是知道了,你可是要写检讨的。”
高胜看了看身旁的同袍,老脸上净是茫然和无辜:“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不是你给的使用权限吗。”说罢,他哼着小曲自顾自往舰岛里走去,留下总是慢半拍的副舰长。
直升机朝“渤海一号”的方向徐徐飞去,机身之下的海面上,越来越多的战舰已经将渤海的这片水域填满,显得很是拥挤。不光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福建”号航母编队也加入了即将展开的攻击行动中。
傅敏二人的头顶上,一个舰载机编队正在巡航。无数武装直升机已经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他们展开阵型,将巨大的“渤海一号”包围其中。
“我们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科尔姆斯基看着手表说,“无论你想和那个外星人说什么,最好快点。”
“我明白。”傅敏目视前方,直升机即将进入到入口处。
傅敏直接将直升机开入飞船内部,没有像以往的重型直升机那样停在洞口。
缓缓降落,傅敏和科尔姆斯基跳下飞机,往那个平台尽头跑去,他们争分夺秒,打算劝说“渤海一号”离开。
一个小时后的战争将带来什么后果,人们不得而知,但这一刻必将载入史册。
“你在吗,出来——”傅敏朝面前的深渊中喊去,而回应她的,只是向四周回荡的她的回音。
“他不在这里。”科尔姆斯基举着手电筒照了照。
“请你出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傅敏接着喊,“我相信你听得懂,你只是不屑于回答我们。我知道,人类对你而言,或许很渺小。但我们,也是宇宙中一份子,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候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证明人类绝不是宇宙唯一的存在。你的到来,证实了无数人的猜测。我们很高兴,这在宇宙中,我们还有朋友,可以分享曾经那些无法倾诉的故事。
“但是,很抱歉,没时间和你讲故事了。一个小时后,我们的军队就要攻击你了。你身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而你又不愿意与我们解释。人类最害怕的,就是未知。未知越来越多,恐惧也就越来越大,恐惧的极限就是愤怒和战争。我们害怕你,所以我们想赶走你,请你离开吧,忘了我们吧。不要将我们的位置告诉宇宙中的其他人,他们也许不会像你这般友善。”
傅敏的嗓子都喊哑了,她的回音在耳畔久久不息。可那个外星人,却一直没有出现。
“他不肯见我们。”傅敏沙哑地说。“他肯定是不愿意离开。”
“你听到什么了吗?”科尔姆斯基抬起头,望着发出微微光亮的穹顶。
“他不在这。”
“不!”科尔姆斯基拉起傅敏的胳膊,“这声音在我们头顶上。”
话音未落,飞船内部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如同地震一般。一时之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
“我们快走,快走!”科尔姆斯基拉起傅敏就跑。
傅敏驾驶着直升机飞向来时的洞口,身后的轰隆声一刻不停,尾随着直升机直至逃出生天。而在飞船之外,战舰和飞机的雷达都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所有武器都受到了干扰,
“我们被什么东西锁定了。”副舰长朝高胜大喊道。
傅敏和科尔姆斯基乘坐的直升机飞出了“渤海一号”,迎接他们的是漫天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海上的各型战舰也显现出隐藏许久的杀器。
“各单位注意,自由开火!”高胜一声令下。
舰载机编队开始对“渤海一号”率先实施打击,之后发动攻击的是武装直升机和导弹驱逐舰。无数颗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如同是编织出一张白色的巨网,一同飞向了“渤海一号”的外壳上,绽开一朵朵死亡之花。就连驱逐舰上的舰炮,也在疯狂倾泻着弹药。
傅敏和科尔姆斯基已经在连天的战火中回到了“山东”号,他们刚刚落地。不远处的海面下就伸出一只巨大的“触手”,扑向乌云密布的天空,那是核潜艇发射的“海啸-3”中程弹道导弹。
半个小时后,第一轮攻击才算正式结束。爆炸产生的雾气散去,不出所料,“渤海一号”毫发无伤。
“让第二梯队升空,准备下一轮攻击。”高胜从容指挥道。
这时,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阵强风,乌云渐渐吹散。纹丝不动的“巨人”,再度露出了他的真面目。
“快看。”科尔姆斯基指向天空。
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上而下照在“渤海一号”上,光束渐渐扩大,慢慢将整个“渤海一号”包裹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海面上突然激起了千层浪,离“渤海一号”较近的一艘护卫舰都险些被大浪掀翻……
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渤海一号”像是被什么东西拉住了一样,缓缓上升。它的速度越来越快,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飞向太空。
环绕地球轨道的“天宫18号”上,三名中国宇航员目睹了“渤海一号”飞向宇宙的全过程。那道淡蓝色的光束如同是根牵引绳一样拖着“渤海一号”,带它离地球愈来愈远,最终,仿佛有人突然使劲一拉,“渤海一号”瞬间化作白光,达到了超光速。
在距离银河系遥远的宇宙的某一个星系中。
执行者正悬浮在观测球中,他用琥珀色的眼睛望着面前深邃的宇宙,沉浸在对这虚无世界的无限思索之中。
助手这时出现在他身后。
“找到了吗?”执行者问。
“找到了。”助手回答说,“幸亏事先加了发光定标,但还是让我们好找。”
“那个只会说一句‘不干净’的清洁工还在里面吧?”
“还在里面,工作很认真——当然认真了——他只知道打扫卫生,别的什么也不感兴趣。”
“那就好。唉,那玩意掉在哪了?”
“掉在一个被当地土著叫地球的星球上,文明程度非常原始,都达不到联会的最低水平线,我相信您肯定没有兴趣了解?”
执行者说了个不常用的古词语,以示非常烦躁和不耐烦。“这一天天的,那帮人就没点正事吗?那个破玩意早在一百年前就该被丢掉了,他们居然又往宇宙里投放。这下好了吧,掉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得亏没事,他妈的万一又毁掉了一个种族怎么办?联会上那些低级世界的小赤佬又要控诉我们不尊重《低级生命法权》了!”
“说起来,那玩意到底是干什么的?”
“你不知道?”执行者转过头看向他的助手。
助手抬起四只手臂,做了个手势,说:“那段时间我出差了,回来的时候这事就已经发生了。”
执行者转过头,将目光对准虚空。他脸色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是为了个庆祝活动特意制作的纪念碑。”
“庆祝什么?”
“庆祝我们四万年来,第一次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