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师是这样炼成的》有感

2022-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山吴

4.18阅读分享

读《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这本书写了汪智星老师从一名乡村老师成长为全国著名教师的故事。这也是一本汪老师工作25年的成长散文集。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的——《名师是这样炼成的》。一个人能够自负为名师,恐怕要有几分自负的本领吧。

一晚上读完这本书,我试着提炼出名师修炼晋级的三个成长密码。

第一、近乎“痴傻”的坚持。

汪老师提到自己曾经用三天的时间抄完了一本近20万字的教育著作。他光抄这本书的手稿就有整整17个笔记本。这是很让人叹为观止的。

一个人“痴傻”如此,想不成功都难。这次抄书经历让汪老师更加热爱上了教育阅读,走进了专业阅读的大门。

由此联系自己,我曾经这么认真的读过任何一本教育著作吗?家里面的书很多,但真正认真阅读的有几本?更多时候不过是走马观花过一过眼瘾罢了。阅读数量的堆积并没有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汪老师的阅读量不多,但他是真阅读者。何为真阅读?把一本书的精髓消化掉,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能够自己讲述出来,把书中所习得的方法能够在工作中运用出来。汪老师读书所写的读书笔记已经齐腰高了

以后,我的阅读也要走向深入。我打算把自己曾读过的理论书全部拿来温习一遍。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并且笔录成文,内化于心。为每一本书,配上自己的读后感。

第二、痴迷的专一。

汪老师对于课堂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他每次上示范课都是前思后想,苦思冥想。有一次他代表学校去一个乡镇上示范课。因为任务很临时,所以备课时间很紧张。王老师就利用在路上以及到旅馆的几个小时来备课。直到凌晨十分,他才对自己的备课思路感到满意。直到完整地写完了教学设计,他才在鸡鸣声中沉沉的睡去。

人的成长是需要压力的。压力越大,越容易激起生命能量的爆发。压力可以来自于外在,也可以来自于内在。以当时汪老师的名气,在乡镇上随便上一节公开课,也不会减少他的威名。但汪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却丝毫没有马虎。

真诚的上课,让他不仅赢得了学术口碑,也赢得了自己教育生活的厚重。这次经历,也成为了他进军名师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梯。

第三,对于教学沉醉的迷恋。

汪老师不管是作为普通老师还是作为学校的行政人员,始终都没有脱离一线课堂。他的课例常出常新。很多教学的点子也来自于生活。

他曾经听过一位数学老师在课上讲述麦比乌斯圈的原理,从而爆发了一个给孩子上习作指导课的新点子。他把门卫师傅的一把老旧修鞋剪刀借来骗学生说是康熙御赐的神剪。一节课,学生被他兜得半信半疑。你说,这样有趣的课堂谁会不喜欢?

作为名家,他敢于给同组办公室里的新人老师上自己并不成熟的家常课。很多名师成名之后就不敢出来上课了。要上也只上自己的成名课。但汪老师却不这样。因为评上特级老师对于他来说,只是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并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

如果一个人不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真诚的热爱,痴迷一样的情怀,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