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17人  9444e0643fbd

老师,下次还能上课吗?

可以。

真好!他呢?

他今天还写了你呢!他写你因为转班哭了的事情,不过他写作的主角不是你,是小祖。

Ellen,Luis报名了吗?

报名了,我没有让他和你们一起上课,因为他的英语太好了。

看见孩子眼中的光彩消失,感伤。

但是现实真的很残忍,人与人的距离,尤其在英语上,最容易拉开距离,并且无法再成为“同学”,因为距离越来越大,Ellen努力去弥合这个差距,但是非常非常难,因为有的事情不由我们决定,如果父母认为“学一点点就够了”,即使我一次次说,孩子的失落源自看见其他人距离她原来越远,我还是无能为力,我可以决定教什么,但是我无法决定谁来学。

为了不辜负每个孩子的能力,有的时候决策也非常残忍。

比如,Richard与Luis是在写作班上成为了朋友,很愿意一起学习,但是英语差距太大了,没有办法放在一起学习,如果孩子愿意,家长也不会愿意,如果孩子和家长都愿意,那么教什么,教得多,弱的会跟不上,教得少,强的早晚会不自在。

如果是学新的内容,也需要尝试——能不能一起学习。

孩子们的感受,Ellen感同身受,然而现实太残忍了。

如果你想和你的同伴成为“同学”,你需要和他一样优秀,或者努力和他一样优秀,但是每个人的动力能量不同,家庭不同,最终很多选择也不是孩子自己决定。

人与人的牵挂,人际交往对于人的影响最大

比如:

不论是线上课,还是线下课,

不论多大的孩子,或者成人,

作为同学,大家都会彼此牵挂。

曾经是同学,哪怕是一天或者一个月,可能互相牵挂的时间都会在一年以上。

人,就是情感动物。

我们讲学习,讲学习效率,说学习内容,追求学习目标,然而,

同学情谊——是任何课程里都很难描述的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在乎的一个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