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
谁会想到,那些绞尽脑汁想上热搜的明星,会败给杨柳絮?
在这个春夏之交的好时节,小小的漫天杨柳絮成了流量担当,几度上了热搜榜。
图网友纷纷吐槽,引发微博热议各大媒体也争相报到:
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也难怪会上热搜,看看这杨柳絮视频,飞得也太有气势,胜过下雪。
据说天气回暖后,北京飞絮漫天,有网友倡议 ,大家都出门去做公益,吸柳絮。
貌似有这想法的人不少这柳絮也是让大家操碎了心!
面对恼人飞絮,甚至有网友感慨“恨不得把城市里的树都砍光。”
可是大家只看到了“飞絮系的恼人”,却没有看到杨树,柳树它们的价值。
杨树是北方树种,城市绿化,放风固沙成绩显著。因为易成活,生长快的特点,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大范围种植。
有数据显示:一颗胸径20cm的杨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
同样大小的柳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全北京有约20万株杨树,已经成为城市生态链重要一环,为了飞絮一砍了之,是不现实的。
除去这样因素,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北方城市本来春天就来的晚一些,没有了杨树柳树,这些早春就开始发芽的树种,城市也会少了很多味道!
让那些久居钢筋水泥,城市丛林的人,如何感受到春的气息?除了时间,除了季节,最贴切代表大自然的,难道不是花草树木?
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杨树一般从四月中旬开始飘絮,絮下面的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就像蒲公英的降落伞一样,有絮是为了带着种子传播。
我第一次对柳絮留下深刻印象,是小时候听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亲妈去世了,父亲娶了后妈。父亲常年在外面,很少回家,小姑娘和后妈一起生活。后妈经常在父亲面前说对她如何照顾有加。
快过年,父亲回来了。给兄弟姐妹分配了任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只有她在瑟瑟发抖,父亲以为她在偷懒,一怒之下挥鞭就打,袄子破了,杨柳絮飞出来,真相大白。
讲故事的人的初衷,是想告诉我后妈有多坏,我却偏偏记住了杨柳絮。
每次看见都会想,它们真的没有棉花暖和?真的不能做棉袄?
有一年五一,到北京旅游。在十三陵水库,当时柳絮飞舞,空中,地上,车上到处都是,像下雪一样。
第一次见这么多飞絮,没觉得恼人,只感到浪漫。(这样说,估计会得罪很多飞絮过敏的人。)
后来在老家这边的江堤边,又见到了柳絮奇观,堤旁的柳树很高大,树龄很长,一树一树的絮,风一吹到处飞,地上已经铺了厚厚一层。
走一趟头上身上都会沾上许多,脚下厚厚一层,因为太轻,风一吹就飘走了,清扫难度很大。
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其实,飞絮的治理工作由来已久。
多年来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包括隔离,打针喂药,用水枪冲洗,甚至还有专家提出给杨柳树“变性”,嫁接成雄树。
实践证明,每一个方法,操作起来都有难度,无法大范围推广。
所以,面对飞絮,在没有更好的方法治理的时候,只有做好个人防范。
中国天气网也出来给大家做科普了:
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 上热搜,引热议,这次打败明星的流量担当竟然是飞絮有一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再过10天左右,这场上了热搜的“飞絮系”,就要退场了,再见它已是来年。
“可愿柳下走,杨花共白首”,喜欢浪漫的,珍惜时间,尽早体验。
过敏的,哮喘的,不喜欢的,请做好个人防范,别跟网红飞絮一般见识!
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就像我们每个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享受了它的好处,就要承受它的不足,“欲思其利,必虑其害”。
忍无可忍,除了继续再忍,目前除了忍忍忍,实在是别无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