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里的中华文化——以“爆竹声声”为例
春联里的中华文化
——以“爆竹声声”句为例
前言:“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之手的作品,即使已经过去百年仍然在二十一世纪口耳相传,时间能够使沧海成桑田,却仍然不减文字的魅力。
北宋王安石“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既是诗句也是对联,它作为诗句已经流传了数百年,而今天我想谈谈它作为春联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
第一、讲求对称美、韵律美。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字数相对,结构对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讲求对称美的传统。象征阴阳的太极图就是先民对宇宙间对称美的诠释。
太极阴阳图对称美体现了中国早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代的建筑,无形的中心线会把整个建筑分为相同两部分,从而体现了建筑的对称美。
传统宫殿春联一般分为上联和下联,这两联字数相等、文字精炼、内容相关,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春联一般有一字联、四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二字联、十三字联等等,根据各人需求各自选择。另外,上联与下联所用的词组的的词形和结构要保持一致。例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是七字联;“百世岁月”与“千古江山”相对应,都是偏正短语;“当代好”与“今朝新”相对,都是中补短语,上联与下联内容相关,读起来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朗朗上口。这样的春联还有“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江山际太平”等。
春联对贴“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读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可以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在古代,人们就讲究韵律美。有音韵的声响会调动人们心中的感知元素,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音律和谐不仅表现在对联词句中,还表现在音乐上、舞蹈、等其他方面。
音乐曲谱南北朝的沈约提出了诗词的平仄,认为诗词要讲究平声音和仄声的相合。同样春联也讲究平仄的韵律。它的平仄规律一般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但是严格来说,对联的上联末字一般用仄声,下联的末字一般用平声,这也是分辨上下联的一个标准。例如“冬去山川齐秀丽,喜来桃李共芬芳”,“国泰民安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大量的使用,有些春联逐渐打破了这样的平仄规律。例如“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等。
第二、包含传统文化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内容上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儿童戏爆竹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屠苏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同时春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小孩会得到长辈的压岁钱等。当然,不止春节有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有自己专属的习俗,比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元宵汤圆端午粽子
中秋月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意义,而那些独特的节日习俗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不忘初心。即使千年百年过去,作为后辈的我们仍能在这些节日习俗里,把前人的精神气概传承下去。
第三、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的文化内涵。
对联也同诗词也一样,不只追求好听好看,也有内涵上的文化象征。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同时也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春联中,有关“财”“福”的对联也随处可见,例如“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照家门富生辉”,“新华新年兴旺四面八方,汇金汇银集聚天下财富”,“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等。自古以来,丛先民的祭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人们祈祷神灵降福消灾,因此祭祀也成为先民求福的一种仪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福,佑也”。佑有保护,帮助的意思,例如在楚辞中:“天命反侧,何罚何佑?”后又引申为幸福、一切顺利的意思。由此可见,“福”在春联中,其实就是人们对有上天保佑就可以交好运的认识。“财,人所宝也”。它用在春联中表达了人们对创造更多财富的一种美好愿望。把“福”和“财”字用在春联中都是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兰竹菊四君子春联自古就有寄托古人喜爱团圆,追求福气之意,当然寄情于物也不只在春联中,竹子代表高洁不折,莲花代表洁身自好,玉石代表坚毅稳重等等。古人的寄情于物,使简单的自然之物一下子有了人的七情六欲,神态毕现,这都是中华文化的深厚积累的表现。
春联在传承传统的写作模式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停地改变某些因素来适应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透过春联语言的运用,遗留在春联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也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坚定不移传承下去。(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