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不是万能的!
我在想,这届的孩子,可以说是比之前的每一届都显得更懂礼数、更有礼貌了。
但是这礼数中,却带着距离,礼貌中,却带着霸道。
有位妈妈说:在公共场合被打闹的孩子撞到了,紧接着孩子说了一句“对不起”,就继续打闹玩乐。
好像,你有礼貌的对我说了“对不起”,我就该无条件的原谅你。
教育孩子时,我们也常常会面对这样的状况:
“妈妈对不起,我错了!”孩子故意把牛奶洒在地上玩后他这样对我说,然后下次他依旧不改;
“姥姥对不起,我错了!”因为不好好吃饭,姥姥怎么说都不听时他这样对姥姥说,然后他继续光玩不吃;
“姥爷对不起,我错了!”孩子跟小朋友抢玩具,还动手推小朋友,回家后这样对姥爷说,然而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还是上手就抢……
现在很多孩子对礼貌是真的有误解。
老实说,每次看到孩子做错事,说了对不起就跟没事人一样去玩,下次继续在犯的时候,我真的在想,孩子真的知道错了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飞速的思考,这是从什么时候埋下的种子呢?
大概是从每次犯错开始,你想管教,身旁的姥姥、姥爷每次看到孩子道了歉,就赶忙护住孩子说:“她已经知道错了,这个管教该结束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也就不再追究。
未曾想到的是,久而久之,竟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概念——做错事后,只要说了对不起,然后被大人灌输一些道理,事情就完美解决了。
我们大多数家长能做到让孩子“知错”,就没有下文了,让孩子们认为“对不起”是万能的,可以弥补所有的损失,解决一切问题。
长此以往,一句“对不起”成了孩子们掩盖错误,让自己安心的幌子,说完“对不起”就可以完全推责,不被原谅是对方心胸狭窄,这些“对不起”完全变了味道。
但,这是孩子错吗?
显然不是,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行为,让孩子觉得,有礼貌的说了对不起就可以了,不知道对自己做错事的行为负责。
其实干预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善后。
“对不起,我错了。”可以原谅你,但这不代表,你不需要承担责任。
后来,孩子再犯错的时候,让他自己擦地上的牛奶,小小的人儿还一副理直气壮:妈妈,我知道错了,为什么还要我擦地?
“妈妈知道你错了,只是这是你洒掉的牛奶,你需要自己擦干净。”
当孩子犯错时,不需要讲大道理,更不需要责骂,因为讲道理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沉浸在恐惧和推卸责任里。
只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做善后工作,才能真正让他感受到自己带来的麻烦。
也只有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以后的每一句“对不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附上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行为。他才能学会有意识的去减少这些“非故意”的犯错。
最后还想说一说的,就是一些常规礼貌。
起初教孩子跟别人说话用词和语气要有礼貌的时候,我告诉他,如果你有礼貌,别人会更愿意帮助你。
所以,当他说“妈妈,给我倒杯水。”
看我表情严肃、一动不动,就意识到了自己语气不对,于是会耐着性子重来一遍:“妈妈,可以帮我倒杯水吗?”
“可以”
孩子很快就会知道这个很有用,觉得自己有了礼貌,就应该得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当被拒绝的时候,他就觉得难以接受。
“妈妈,可以帮我打开电视吗?”
“亲爱的,现在不可以!”
“小朋友,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
“不行!”
当没被满足的时候,就会立马翻脸或哭闹。
怎么看,都像极了一个披着礼貌外衣的“小野蛮人”,努力“装模作样”的学习文明社会的样子,但,一秒就破功。
这真得是每个孩子“长成大人模样”迈不过去的一道槛儿。
可见,在引导孩子通往文明的路上,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具体的礼貌用语,更要让他们明白,礼貌只是敲门砖,并不是通行证。
不是你说一句请,别人就应该答应你的无礼要求。
所有的礼貌只是一种语言表现的外在形式,如果只是言传,那么孩子学来的也只有皮毛。
只有真正的让他去承担结果、去换位思考、去认可规则,他才有可能在心底里生长出真正的尊重。
愿每个孩子的谦逊有礼都能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