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不写就出局59班

龙应台人生三书读后感之《亲爱的安德烈》

2016-03-28  本文已影响161人  stepbystep2016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读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自己的偷懒,并没有及时写出来。

这本书写的,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邮件往来。有一些应该刊登在期刊上进行连载。因此会有一些读者的回信。虽然龙应台是中国人,但是通过这些邮件,读到的却不是传统中国式家长的耳提面命,而是像朋友之间,关心,担忧,讨论。

不知道还有多少父母会提笔给孩子写信?看到熟悉的笔记,总会有一些亲切的感觉。尽管互联网能够让我们很快就能见到彼此,沟通变得容易,但是却使得我很少再用心思考,去书写自己的想法。

龙应台,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把文字握在手里的人,思考,书写,继续的思考,书写,也许才是她熟悉的方式。从这些邮件往来中,去阅读她和孩子的沟通方式,阅读她的教育理念,阅读着那些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火花四射,美妙不已。

以下是一些文字摘录:

在安德烈还小的时候,龙应台的邮件中体现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叫“后果”跟“责任”,不能不面对的。别以为那么简单。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可是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安德烈,却有着不同的思维

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订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关于工作和学习,他们有着这样的讨论。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于工作之后经历的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公司,我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别离,龙应台这样说:

你毕业了。好几个镜头重叠在我眼前:你从幼稚园毕业,因为不了解“毕业”的意思,第二天无论如何仍旧要去幼稚园。到了那里一看,全是新面孔——朋友全不见了。你呆呆地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又不愿离去,就站在那门口,小小的脸,困惑、失落。“他们,”你说,“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然后,是上小学第一天。老师牵起你的手,混在一堆花花绿绿、叽叽喳喳的小学生里,你走进教室。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 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冲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游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毕业,就是离开。是的,你正在离开你的朋友们,你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你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时也正在离开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种永远的离开。 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不为父母的时候,无法体会“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这是怎么样的感觉,而当我成了父亲之后,每次读到这里,都已热泪盈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