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内耗应该及时止损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月亮乡村的徽章

虽然双减落地,家长却在不停增加内耗。

有些孩子本身就讨厌学习,连学校的作业都无法完成。但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跟风千方百计找老师上小课。

说实话,那种课不上也罢,那个钱花了也白花。

小课适合于那种在学校吃不饱,想要提升自己的孩子,或者老师讲课的内容跟不上,自己很着急,想学的孩子。这两种孩子很容易见效的。

至于那种对作业很抵触,正常课都不愿意听的孩子,神仙也救不了,家长属于瞎操心。

有些孩子其实从平常的状态就可以想见其未来,何必逼着孩子不痛快,让自己也不痛快呢?

我见过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连字都不会写,基本加减法都搞不懂,家长还要让孩子去补课,去晚托。孩子对此不是拖就是懒,反正不愿写,晚托老师不遗余力让孩子写,结果还和晚托老师大吵一架,怒气冲冲回家去了。

这样的孩子,他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只要孩子身心健康,不走歪路,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何必把孩子往一条不属于他的路上去引呢?

这样的孩子要找准他的兴趣所在,寻找适合孩子兴趣的方面去培养,真没有必要去挤那一条极窄的路。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二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一个暑假,一周要上十门课,什么乐高、下棋、游泳、篮球、架子鼓、画画、语数外……还有一些没有听说过各种培训。

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就很优秀了呢?

孩子小小年纪,中指上已经有厚厚的老茧,二年级开始很认真,书写非常漂亮,认字也多。

到了三年级已经明显厌学,闹情绪,耍嘴皮,就是不愿动笔。

孩子的热情已经被超额消耗,对作业很抵触,对乐高之类的游戏很沉迷。

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要太杂,文化知识类培训也要有度,不要指望孩子的脑袋变成存储器,即便是存储器也有超负荷的疲惫。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就是南辕北辙,白白耗费精力和钱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