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国学经典__周易国学与传统文化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33人  落叶他乡树_3a2e

用象方式的衍扩

汉代易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注重对象数的研讨,强调因“象”以明“理”,因此,当时的易家对运用易象方式的探索颇为普遍,遂使《周易》卦象应用的形式与内容均出现了多方面的衍申和扩充。尤其是东汉末虞翻的易说,几乎无处不言卦象,可谓集两汉易家用象之大成。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综观诸种象例周易开讲,约有“互体之象”、“纳甲之象”、“旁通之象”、“反卦之象”、“两象易”、“半象”、“权象”等名目繁多、条例各异的用象方式,以及各家易说中出现的各种“逸象”,这确实是汉易“象数”学的一大特色。

就虞翻易学中纷繁复杂的用象方式的衍扩情状来看,有不少象例是先秦以来易家就已用过的,如“互体”之象《左传》的筮例已言及,“纳甲”之象京房曾叙之、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亦采用之。

但无论前人有否先例,这些用象方式在虞翻手中均出现了人们始料未及的衍扩势态,形成了虞氏易象的独具体系的特色。

尤其是在虞翻易说中所用及的“逸象”(《说卦传》中未言及的八卦喻象),其数量竟达到一千二百八十七例之多(见方申《虞氏易象汇编》)。这些,均足以展现虞翻易学至为突出的用象特征。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合以观之,汉代《周易》象数学涉及的易学领域是多方面的,众多易家在研《易》过程中所创立的易学条例是至为丰富的。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从西汉“卦气”学说的开创,占筮术的更革,到东汉“爻辰”、“升降”说的兴起,以至卦变、爻变说的不断发展,用象方式的大幅度衍扩,组成了两汉四百多年间《周易》象数学说的宏大规模。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这期间,出现了许多对易学史发生重大影响的易学家,如孟喜、焦延寿、京房、郑玄、荀爽、虞翻等,他们创立的“四正卦”、“十二辟卦”、“七十二候配卦”、“八宫卦”、“世应”、“世卦起月例”、“飞伏”、“八卦六位”、“爻辰”、“升降”、“卦变”、“爻变”、“互体”、“纳甲”、“旁通”等重要易例,不但影响了《周易》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如天文、历法、气候学、医学、化学等)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遂使汉易象数学具备了丰富而深沉的内涵,蔚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学术史上至为辉煌灿烂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当然,从《周易》学说本身的特点来看,对汉易象数学的整体评价则是颇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易》之为书,原本于象数,其八卦、六十四卦之象,阴阳奇偶之数,实是《周易》哲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最本质的内容。

因此,汉代易家注重于《周易》象数的研讨,凡所阐说《周易》经传,必不离象数,无疑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然而,《周易》六十四卦之象又是完整的象征哲学,决非游散无归的外在喻象;而《周易》的象数正是全然建立在“象征”基础上的特殊的哲学形态,也决非“谶纬”、“术数”之学所能比拟。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由于时代学术风气的影响,以及易家的师承和治学方法的拘泥板滞,也不可避免地给汉易象数学带来许多执泥卦象、杂入术数的弊病,甚至使《周易》学说支离破碎而误入歧途。

这种弊病,在东汉末虞翻所建立的一套易学体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形成几乎笼罩整个学术界的积淀了数百年的治《易》习气。

《周易开讲》——用象方式的衍扩

于是,三国时期,以“扫象数,阐玄理”为宗旨的王弼易学的崛起,便成为势不可阻的历史必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