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婚姻育儿

我们还有“童年”吗?

2018-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豫一
我们还有“童年”吗?

前言: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①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而童年被发现却仅仅有400年的历史。

并不是所有人一出生,就可以经历过童年的,帝王人家的子弟,在母腹中就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责任,朱由校自幼喜爱木匠之工,只因为他是皇帝,不能成为能工巧匠;后唐李煜,若不是帝王,他将是词界又一大佬。贫困人家的孩子,也是没有童年的,脱离了尿布,就长成了大人,和父母做同样的游戏,说一样的话,成年人粗俗的语言,不当的行为和场面,微型的成年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他们的生活也完全相同。


②而我们九十年代的大多数都只是寻常人家的孩子,父母虽无大好江山留于我们继承,却也让我们衣食无忧。所以才有了《童趣》里的观蚊为鹤,神游其中。童年就这样渐渐被发现,被重视,被认可甚至被研究。对儿童的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要学会换位思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③而如今,在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时代,随着以网络,智能机为媒介的娱乐文化的发展,童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足不出户可以满足我们的任何需求,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不愿意通过花费时间经历和努力来换取快乐,人与人之间的沉默,也只能由泛滥成灾的信息资源而替代,学校生活了无生趣,却被虚拟世界的英雄光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对父母也不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英雄膜拜,他们都不懂,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成为了口头禅。浮躁的社会再加上浅阅读的泛滥,思考能力也逐渐的退化,问题刚刚提出,答案就蜂拥蝶来,让你根本来不及对所提出的内容有深入思考的时间,成人和儿童又重新的回到了同一起点。


④重新找回童年,应该成为这个信息时代提到日程的关键问题。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你想让孩子如何做,你自己就先做给他看,放下手机,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唤醒儿童的童真,让这段时光不慌不忙的流淌。在过去,我们只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就可以较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而在信心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仅仅的死记硬背完全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加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功的完成教育的转型。别人家的孩子,听话的孩子都是一个样,不听话的娃却千奇百怪,人与机器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个性特点,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放矢给予他们引导和帮助,拒绝问题的浅尝辄止,把学问做到一定深度,使其沉浸其中,孩子才会有更深刻的童年记忆,才会对孩子的未来有更美好的指导。


童年,一段美好的回忆,不要让童年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消失匿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