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叛逆的孩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错,但是对父母教育颇有微词,那今天来看看那些年被父母毁掉的三观,和重塑的方法。
“你是我儿子(闺女)你得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
如果父母可以给你的设定一生要遵循的程序,那么大多数人可能一出生就被设定跟自己妈妈差不多的人生了。相似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婚姻伴侣,相似的朋友爱人。
为什么?因为这样安全,对大部分父母而言,子女也不需要太有出息,不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什么人生和世界,父母更希望你能安安稳稳过完你的一生。
如果听了家里的安排,波伏娃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主妇,跟她妈妈一样遭遇中年危机,赶上老公外遇,再把所有的怨愤都倾泻给孩子,而不再有机会成为巴黎高师的第二名—顺便一说,第一名是她后来的伴侣萨特。
如果按照长辈的轨迹生活,乔治桑应该在庄园里默默成长,嫁给和他爸爸差不多的另一个男爵,过着安稳的日子,法国也将不再有第一个穿长靴马裤出没文学沙龙自己养活自己的大放异彩女作家。
如果听从父母的思维相亲并且嫁人,费雯丽或许只是著名律师霍夫曼的漂亮老婆,不会在亚特兰大雄雄的烈火中闪耀郝思嘉的绿色猫眼,登上奥斯卡领奖台。
甚至,刘德华还叫刘福荣,成龙还叫陈港生,现在也只是香港热闹狭窄街道上两鬓微白的中年人。
她们和他们,走上了一条与当初父母设想完全不同的道路,是不安稳,是有些坎坷,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去生活,活出了另一片天地。
所以,亲爱的姑娘,你为什么担心呢?
谁说再不结婚就老了?谁说只有公务员才是正当工作?谁说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当你打算从平均值的人群里脱颖而出时,付出的必然是不听话的代价;当你打算在某一个领域创造一点小小的成绩时,一定会承受非议和质疑。
所以,你根本不必对父母的决定言听计从,你要明白长辈的意见往往带有温暖的私心,和每一代人必然存在的思想局限。你只有自己,你的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只属于你自己。
“要保护自己,婚前坚决不能和男人上床。”
“一生只睡一个人?万一他是性冷淡呢?!”
假如你此生只有一人,其实也是另一种圆满。事实上我们祖祖辈辈这样的事儿太多了,即使现在社会乱成这样了,也挺多这种人的。
人类生理上的躁动从青春期就会开始出现,而古代结婚都很早,婚后才快乐很okay啊不会憋坏。可是现代都是快30才结婚,其实很不合理。
或许在目前的社会框架下,女性仍是处于弱势(女强人被嗤笑嫁不出去,职场女人多少会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取舍,一旦怀孕生子事业就基本完蛋等等...都是需要改进的)。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人,女生和男人是平等的。身体是属于女生作为人的一部分,是她们感受这个世界的媒介,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这点我坚信。女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男人,不带任何利益,单纯为了享受欢愉满足自己。
女生的身体,和她的思想,她的才艺,她的学历财富社会地位,都是她的一部分。“只喜欢她的身体”和“只喜欢她会弹古筝”真的有什么本质上区别吗?
要知道,已婚夫妻的性频率,是随着年龄和结婚时间递减的,到了最后,很多人干脆“辟谷”了,但也不影响他们感情的深厚程度。感情到了最后必然要战胜性,而你为了能和更多的人交往,也许到最后手里空空的什么都抓不住,彼时万一再肾虚,那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传说中美国人很乱,但又有人说,美国人其实很保守,特别有家庭观念。他们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恋爱,到了很晚才结婚,中间这个过程呢——尽情享受各种恋爱的乐趣,也许换了无数恋人,但一旦找到真爱决定结婚,那么从此就对得起婚礼上的誓言,尽自己的能力来保证忠诚和负担起责任感。
而咱们现在很多男人都是年轻时单纯而忠贞,结婚之后过了十多年踏实的婚姻生活,然后有天就突然有一天想到了上述问题,一下就觉得自己亏大了,然后就开始琢磨出轨的事了,不信你看看那些贪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心路历程。
“你要好好学习,找份稳定的工作,一辈子安安稳稳的。”
“少来,我才不要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
我堂姐是一名银行柜员,确切地说应该是曾经,在临近年关的时候选择了辞职。在我们看来这对女孩子来说是一份不错的、安稳的工作,但她说不想再这样朝八晚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