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原本是西晋皇室,为何却成为了北魏的重臣?
一九六五年,山西省大同市出土的一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坑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山西大同地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地区,而这组墓葬中的很多地方,都无时无刻不昭示着这位墓葬的主人的姓氏——司马。我们都知道,司马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西晋与东晋的皇室的姓氏,而为何在北魏控制地区的山西大同,会出土一位身份显赫的司马家族皇室成员的墓葬呢?
在对这组墓葬的进一步发掘中,工作人员逐渐发现,这位墓葬主人的墓室非常的豪华,并且这位主人的名字叫做司马金龙。工作人员在得知了这位墓主人的姓名之后,开始在史籍中查找这位墓主人的相关资料。然而,在《晋书》之中,对这位司马家族的皇室成员记载甚少,而在当时的北魏的史籍中,却发现了他的大量记载,这是为什么呢?
西晋灭亡之后,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家族的帮助下,成功在南方立住了脚跟,并且建立了东晋政权,而司马金龙的父辈司马楚之以及他的爷爷辈司马荣期都是东晋的重臣。然而,东晋本就是一个不太稳定的政权,为什么这样说呢?东晋的建立本来就是在世家大族的扶持下建立的,虽然在王导谢安的时代,皇权还有些保障,但是到了桓温的时代、东晋后期,皇权越发的不稳定,皇帝的权力越发的被架空,与此同时,皇室成员也就变得式微了,这是必然的,而司马金龙的爷爷,司马楚之的父亲,梁益二州刺史司马荣期就是这种变革的牺牲者。在这场变革中,司马荣期被他的参军杨承祖所杀。
父亲被杀,司马楚之送父亲的灵柩回丹阳郡,却正赶上当时南朝宋的建立者、东晋宋国公刘裕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大肆诛杀东晋宗室。此时的司马楚之,自然是不能再回丹阳郡了,因为现在的东晋朝廷已经完全被刘裕控制了,甚至可以说,东晋已经名存实亡了。
面对着自己当前的处境,司马楚之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以东晋皇室的身份,召集人马,整顿军备,准备为父亲报仇,为东晋皇室报仇,与刘裕开战。司马楚之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相反的,司马楚之不仅相貌雄伟,而且礼贤下士,深得人心。据说在当时的所有的东晋皇室中,刘裕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楚之,为此他曾经派出了一个刺客装成宾客潜伏在司马楚之府上,去刺杀司马楚之,然而,这位刺客一直找不到机会,并且病了。司马楚之知道了,亲自为这位刺客喂药,这个刺客最终被司马楚之打动,反而归顺了司马楚之。
然而,刘裕的势力越来越大,司马楚之一直找不到好机会,而他稳重的性格又不容许自己冒险。不过没过多久,苦恼的司马楚之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当时的北魏山阳公奚斤攻打河南等地,司马楚之便趁机投降了北魏。
我们能否说司马楚之这一行为不厚道或者是不正确呢?我觉得不能,为何?因为当时的东晋朝廷已经灭亡了,母国已亡,司马楚之投降北魏,来攻打灭亡了自己的国家刘宋,无可非议。事实正是如此,投降北魏后没多久,作为北魏征南将军、荆州刺史的司马楚之,便在长社一带大败宋军,也算是为自己的母国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