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2022年5月5日
今天刚读完第一章【谈读书】,文章谈到年轻人的普遍问题、读书的重要性、青年的读书问题以及要选择性地读书、不同年纪读的书、读书不能靠别人以及如何读书等六个观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光的存在,而不至窜头乱撞”。养成读书的习惯,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灵,而不至于被恶习引诱。亦或等老了的时候才想消遣起其它兴趣却是很难提起的,因而现在就要读书。这三个原因,都是规避风险式的讲述,都是不读书的危害,但最好是用正向语言讲述,让我们意识到读书的乐趣而不是因为害怕而做事,就是:一是做事心里有数;二是养成优秀的品质;三是老了依然可以快快乐乐地做随心的事。
因为害怕不好的结果而做一些事,是我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例如害怕和不读书的村里人一样地位低努力考大学读书,这确实有用地达到了目标我考上了大学,但是这类思维很容易让我养成逃避逃避再逃避的心理,而不是正视现实,为什么读书了地位就“高”,读书差地位就“低”。这只是身份的一些标签,跟这个人平时的作为什么关系呢?ta地位高或者地位低应该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和别人相处的方式导致的。即使负面害怕某些事的心理不好,但它终将辅助我们成就了自己。说回读书的重要性,这些说法太对了!我觉得可行(一是做事心里有数;二是养成优秀的品质;三是老了依然可以快快乐乐地做随心的事。)尤其第一个原因,我读书是为了事物运转的规律,了解真相,了解规律。
2022年5月8日
阅读章节:二、谈动
好句摘抄: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
阅读感悟:遇到外事的时候,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就是修养不够……文中说:孩子烦恼的时候放声大哭;成人烦恼的时候因为拘礼节,歌德由此创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几篇哀歌,听几幕悲剧,借酒大畅胸怀……而我面对烦恼时,会做下冥想,写下文字排解下烦恼,或者出门逛逛,看看朋友,找朋友倾诉,让时间淡化一切……昨日烦恼某件事,早上四点就醒了,就静静地做下冥想,平复下心情
2022年5月9日
阅读章节:三、谈静
好句摘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阅读感悟:闲人不一定可以领悟到静中的趣味,而是有领略能力的人即使繁忙可以从中领悟。这个世界太浮躁了,能够自己静下来活在当下,脱离烦恼的束缚,静心享受世界的静的美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很流行静坐,在导师的引领以及同伴的陪伴下,静坐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呼吸,而且费用不便宜。人们愿意花钱去专注当下的时间,就是因为大家都很需要希望可以进入到这个状态吧。
2022年5月11日
阅读章节:四、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好句摘抄:
1.夫人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2.君子求诸己
阅读感悟:
喊口号的同时,我们应该要看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日子既需要梦想也需要深耕细作;我想到开发和创作中,提需求的产品,每次做需求讲解的时候,都会画出产品的蓝图和实现的愿望,让参会的人听取需求的同时,感受到未来即将创造的成就,瞬时奋力投诉去开发和测试。激情澎湃地描绘蓝图前景,是一件好事。不过大伙一做下来到后期,越来越感到开发出来的产品价值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人用。记得朋友说过,他们加班加点赶上线,复盘各个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产品上线后很少人用,没有反馈,就不了了之了。成为了一件日常的事了。
2022年5月13日
阅读章节:五、谈十字街头
好句摘抄:闭户读书的成就总难免空疏虚伪。近代哲学与文艺都逐渐趋向写实,于是大家都极力提倡与现实生活接触。世传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搬到地下,这是“走向十字街头”的一种意义。
阅读感悟:思想哲学不仅仅在象牙塔里研学,应该走向“十字街头”,和大众一起。作者描述的流俗化后的老庄,成为以静坐骗铜子的道士;易学成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佛学其结果乃为祈财求子的三姑六婆和秃头肥脑的蠢和尚。看着有些撕裂的感觉。这一段看起来有些晦涩难懂,应该是我没有领悟到作者的高度。
大家都经历过纯洁的求学日子,但总有一天成为社会人的时候,身上也不免俗气,或者说昔日钝角得到了磨平,更懂得了如何世故地处世,这固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