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初做培训的日子
2002年底,在辞去做了一年半的中学教师公职后,我进了一家外企作初级培训师,当时的行政职级4.1。那是个等级分明,升职加薪主要靠经验积累的时代,严谨的考核制度。5.1级才是助理主管Assistant Supervisor。当时觉得7级或者9级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那时公司培训部的经理都不是大陆人,我熟悉的两任,分别是香港人Rober Sun 和新加坡人Jan chong。先说说女性领导Jan,头脑中都是她给新人班做开训时的画面,还有她各色戒指。那时她给我们培训部员工内训,一次做的主题是色彩搭配,当她拿着厚厚一叠色布给我们逐个比划测试个人适宜色彩时,说:这个课程花了很贵的价钱到美国学的,当作福利分享。十五年前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很珍贵,现在回想起,真是很幸福了。
再说来自香港的经理:Rober,他是作行政管理出身的。我很记得他最喜欢带客人或者领导参观培训部的Filling Room档案室,除了电脑备份的文件外,那里有几乎所有的培训档案,从每次培训的签到表、课程评估表,到Student Manual学员手册、Traier Guide讲师手册,包括各阶段的会议记录。所有文档有规定的编号顺序,检索方便快捷。这也在若干时间后公司整体做ISO的时候,令到我们部门可以快速地完成进度。
Rober在每次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常常的做法是边说边在白板上画个三角形,然后在每个顶点上写个英文单词,围绕这三点内容谈工作。那时会议的节奏都很简短高效,一般半小时左右,很少超过一小时的,跟我后来去国企经常开3、4个小时的会议很不同。当然,那时各种主题的会议也不少,比如每个项目都有阶段性的进度汇报反馈会议,每次一期培训班结束也会有review meeting进行总结。
我要感恩那段初做培训的日子,那是一段很有节奏、很有步骤的成长岁月。新进讲师从旁听课程,参与新课程开发,到自己试讲一部分课程由资深讲师点评,到逐渐在培训班讲课。而且那时完全不像现在快节奏、速食主义,进去三个月才开始试讲第一门课,半年后才可以讲三门课,从协助带班到真正成为独立带班的班主任,几乎要一年后了。
多年后,我曾跟当时的一位同事交流过那时在培训部的收获,感觉自己是训练有素的职业人。可是当我们离开后,在不同的企业文化里碰撞不同的工作方法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那时我们骄傲的步骤、条理,在后来的许多环境中反而成了一种拘束。当没有套路的讲师在自由发挥的时候,我们也许因为太多的自我要求而有所顾忌,没能快速占领新的舞台。浪潮之下,讲师需要更快速地开展培训工作。
在A公司那时,培训部有30多个同事,这个数量并非是我工作过讲师人数最多的培训部,在我待了接近六年的一家国企C公司培训部人数也相当,不过分工方式却截然不同。A公司是完全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工作流程“一条龙”。C公司是班主任全权负责制,每个环节都要担负管控职责,俗称“一脚踢”。
先说A公司。开课前,有行政组的男同事去开电脑投影,播放音乐,测试话筒,并且把教室里面红蓝黑各色白板笔写划确保饱满出水。讲台上永远有足够的话筒备用电池,备用白板笔按色彩比例分配放置。另有一批行政女同事,在前台负责签到。门口有专门检查培训人员着装的,挂学员牌的,发培训资料的助手。上课老师只需要开课前几分钟到培训教室跟学员互动沟通,完全不需要担心培训物资方面的任何安排。因为班主任几乎全程在教室里,有任何情况都可以跟上课老师进行沟通。
A公司班主任除了开训、每天早晚的开场和总结外,一般很少讲正课,主要是要在培训班里面,全程控制课程品质。对于课程重点内容,都要针对性地进行说明。有很多兼职讲师虽然课前见面沟通过课程要点,不过因为他们的职业习惯,很有可能会在上课时不知不觉分享了过多的案例,而没能在课程的主要内容上进行介绍。这也是班主任要进行补充说明的环节。因为班主任很少讲主课,所以在组织学员做课程评估时,没有学员会因此偏心打分。
C公司是班主任独立负责制,开班当天除了提早一小时到,还要在不失讲师仪态的前提下,几乎小跑着往来于学员报到的前台、培训教室、行政组工作办公司。因为所有的行政工作都要自己负责确认,包括教室当天的音响、投影设备,白板笔、培训材料,要去前台随时确认报道人数,同时要在教室内引导学员就坐,沟通座位安排、维持教室内秩序。C公司的班主任还要承担1/3-1/2的课程讲授,因为跟学员相处比较久有感情,每次做课程评估时总会有不错的评价。不过听同事说,现在的A公司早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不同公司不同文化,这是我的讲师成长之路,如今,我还在培训路上,尽管是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培训的喜爱却没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