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一部比较全面且真实反映女人三十的焦虑
之前阚清子30岁遭遇爱情滑铁卢的娱乐新闻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归根结底,还是因为30岁。30岁的女人输不起,折腾不起。30岁的女人要循规蹈矩。
《29+1》意思是女人要从29岁跨到30岁。这里一年女人要接受很多的挑战。就跟学生要参加高考一样,高考会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会划分出等级。可真的高考完了,人生也还是要继续,人生的一切可能性也还在不断地延展,并没有像之前所说的一考定终身。把女人折磨到焦虑症的30岁也是如此。
电影是根据同名的舞台剧改编而来,由舞台剧的编剧兼主演亲自操刀。在这个大才女的调教下,一直被当作花瓶的周秀娜,演技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表现得很有感染力。部分场景保留了舞台剧的艺术展现方式,把人物的内心独白与现实现状水乳交融,既能给人一种“会心一笑,我也是这样的”的代入感,又能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张力与情绪的宣泄。
周秀娜在里面饰演一个自律且事业步步高升的精致OL。
第一段,是快节奏的动作。看似搞笑的一连串动作,却是很多女性真真实实的清晨状态——自律到机械化:排便、护肤、低热量早餐、喝水、吃补充药丸、化妆、搭配衣服、自我心理建设鼓励。
30岁的女人要与岁月拔河,不让容颜偏向苍老的那一端。时时刻刻的拔河,从睁开眼睛开始,一刻也不能松懈地角力。要么品尝人间美味,要么穿华美霓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0岁的女人,得要嫁人,至少有一个想要娶你的男朋友,再不济也得有一个性伴侣。一个女人,连个追的男人都没有,世人会觉得很可悲。被可悲的目光注视久了,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糟糕得一文不值,自己是不是一点都不可爱。可能这比事业上的水波不兴,思想层面的平庸更加能摧毁一个女人的自我肯定。
原本象征着乐观与美好的黄天乐,看着她孩子般纯真的笑容,观众自我鼓励要像她一样活得有滋有味,在得知她30岁了,却从没有被男生爱抚过,只能乞求自己的男性好友可以代劳之后,一下子就变得令人同情,吓退了不少羡慕的人,纷纷粉转路人。只要有这一点,黄天乐之前所有的美好都变成了无用,都变成了没有说服力的毒鸡汤。黄天乐不是不想要爱情,而是她遇不到爱情。她再爱笑,再能把生活经营出滋味,再善良又有什么用呢?她因为不注重打扮,身材肥胖,也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她的人生还不是一团糟,没男人疼爱,还得了癌症。
一个人叫你盐该放多少,水该放多少,一本正经地传授着做菜的真谛,最后却告诉你这样亦步亦趋做完之后,食物是难以下咽的。顿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又回到了原来的低谷。
原本以为黄天乐是解开这堆焦虑与伤痛的钥匙,可是看到黄天乐在爱情方面的苍白与惨淡,才发现她也不过是另外一把解不开的锁。
30岁的女人还得经济独立,可是经济能力提升与快乐似乎成反比。
因为谁也靠不住,因为什么都需要钱去铺垫,所以女人在职场上也是相当的拼命。可是升职好像与快乐南辕北辙。在外面,越往高处走,越是曲高和寡得像个孤家寡人。小八卦、小偷懒、小窃喜、小闺蜜都与自己渐行渐远。回到家,那个人也不体谅自己。自古以来,男人都觉得可以把家务丢给女人。可是女人也不想接这个球啊,只能拼命赚钱找保姆。此时,女人就会被贴上强势、小资、矫情、不贤惠甚至变态,竟然以为自己是豪门,竟然如此奢侈,竟然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进驻家里,等等的标签。男友觉得林若君是不可理喻的。一个词叫谅解,一个词叫误解,当双方没有体谅的时候,举手投足都是瓜田李下的误解。
同时,女人开始变得没时间。你粘他时,他觉得你无聊,你没有追求;你不粘他时,他又觉得你故作女强人、女成功者,显摆给他看。
女人看了一大堆情感类读物、电视剧,对情感分析是过度解读,对男人每一个微表情,小动作,潜台词都做了侦探般的解读。读出了男人对她的爱是越来越淡。林若君引导着男友多跟自己说说话,对方仍旧提不起说话的欲望。情感类节目说,相爱的两个人,聚在一起时应该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自己男朋友或者老公怎么面对自己时那么无语。是不是对自己已经没有新鲜感,没有好感,没有共同语言了,是不是变心的前奏?
而最需要补习这方面知识的男生却对这类节目反感至极,丝毫没想过要借助这些镜子反观自己有哪些操作让女人感到不安,失落,伤心垂泪。
周秀娜饰演的林若君到最后都不知道还要不要跟男友讲,自己父亲过世这件事。讲了,如果他也是这样漫不经心,那么以后的关系该用什么支撑着维持下去?不讲,如果那么严重的事都不讲,还算什么谈婚论嫁的男女朋友,还说什么患难与共,互相扶持?
男友总是让女人伤心,女人想要用爱,想要用手段技巧去维系这段感情。好累,最后还是落得个伤痕累累。而父母总是惦念着女儿,掏心掏肺要呵护着她。除了这里两个老人,还有谁,值得我们全心全意地去努力呢?在外,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拒绝高热量,眼睛扫描一下食物就算出多少卡路里。与他们在一起时,才能闻到梅干菜扣肉好香,可以敞开肚皮吃上两碗饭。好想早早地经济独立,带着父母享受人生。而我们前进的速度,赶不上他们消逝的速度。好像一不小心,某天接到一个电话,会是他们一去不复返的噩耗。就连接家里的电话都是让人胆战心惊的,近乡情更怯。
正如前面说的,以为黄天乐的乐观与松散会是解开30岁焦虑的锁,却发现她的人生还不如林若君的。30岁女人的焦虑,没有现成的锁可以打开。除了砥砺前行,周而复始,日积月累铁杵磨成匙,我们还能怎么办呢?晚上坐着怨天尤人,躲在被子里烦躁恐惧地无法入睡,第二天还是得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唯一的安慰就是大Boss Elaine的那番话,30年是一个土星周期,是一个挑战。过了,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知道自己想要的了,就不会再什么都想要抓住。不再想要抓住所有的一切时,就不会陷入东边按下,西边翘起手忙脚乱的境地,就不会那么焦虑了,锁就打开了。
剧中的司机说,人长大了要解决问题。那就一个个去解决吧,解着解着,整把锁就打开了。人生的剧本从来没有人事先写好,每一步的动作都会影响后面的结果,既然如此,就走着瞧吧。自己觉得什么是对的,就去做吧,毕竟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人生的精彩方式更不是固定的模式,林若君与黄天乐的模式,没有谁比谁正确,只有适合自己的,只决定于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人生本来就有优先级,以前都是别人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一门心思读书,长身体。30岁后,变得要有智慧去给自己的人生排出一个优先级。
电影把代入感这么强的细节展现给我们看,我们好像看到了自己,就像林若君与黄天乐可以神魂相交。我们不是孤单的,并不是全世界只有自己那么糟糕。原来眼前的处境,不过是很多人都要遭遇的一个土星周期而已,有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