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长江编著的《西蒙 波娃》
1.
萨特如此评价波伏娃:她是漂亮的,她曾有,并且至今仍赋有深深地吸引着我的面容。惊人的是,西蒙 波娃竟兼具男子的智力和女性的敏感。我在她身上发现了我可能需要的一切。
2.
作为萨特在事业上、文学上的伴侣,波伏娃对萨特的感情无疑是忠贞不渝、紧紧相随的,并且充满了骄傲与自豪。但作为萨特的生活伴侣,波伏娃有时不免陷入嫉妒、空虚、哀怨的少妇闺愁之中。
3.
眼见各种女性走马灯似的在萨特的生活中一晃而过,她说“好想依偎在一个男人的臂膀上散步,他暂时归我所有”。她与美国情人共浴爱河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和谐和满足。“肉欲压倒了我。我像面包一样给人以滋养,像泥土一样散发出气息”,却为了文学事业决不与萨特分离,终于痛失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爱。
4.
尔后,她与郎兹曼成为情人,为自己“又重新发现了自己的肉体”而惊喜不已。她非常清楚小她17岁的郎兹曼属于另一代人,注定她只能在他的生活中昙花一现,但她一点也不愿意拒绝这种诱惑,她想尽情享受作为一个女人的人生。
5.
一位学者感慨道:人类社会历史的沉淀是如此厚重,即使最优秀的女性,要进入彻底完全自由的境界,亦谈何容易!
当你读到坦诚、率直的波伏娃那多情善感的泪水,定会一掬深切的理解与同情。
6.
凭着数十部文学和哲学理论著作,波伏娃为法兰西民族及全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为了正义、和平、民主与自由,半个多世纪她与萨特携手参与了那么多世界性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使得她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7.
随着性意识的萌动,波伏娃渴望一个男子的身体紧接着牵着她的身体,渴望一双男子的手抚摸她的身体,那年她12岁。
8.
她想知道:适应一个人是否就会不可避免的失去这个人。
【我的理解是:若一个女人失去自我,那她就失去了被男人爱的资格。】
9.
她的理智无法屈服于她强烈的生理欲望。与萨特分开几周甚至几天,她就发现自己浑身充满对他的渴求,缺少他的肉体确实能引起她极大的痛苦。
10.
旅行一直是波伏娃所渴望的美事。
11.
面对艰难和挫折,要么设法克服它们,要么默默忍受。
12.
为了10个人而牺牲一个人,是绝对的荒谬。在他人的命运中,你不只是工具,不可能有一个永恒的因素侵犯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有遵循自己心愿的权力,以此达到值得付出努力的目标。
13.
传统的婚姻往往允许男子寻花问柳,但不允许女子这样做。如今,许多女性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补偿男子的朝三暮四在生活中给她们造成的损害,她们会嫉妒、烦闷,于是,两个自由自在的人变成了针锋相对的虐待者和受虐者。
14.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认为:男子总把自己作为主体,而认为女子是客体,是“另一类”,女人只能是“二等”公民,是男人的影子和玩偶,是有权势的男性的副属品。
在对历史学的研究中,波伏娃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见解,她把妇女的历史同遗产史联系起来,她发现遗产是男性至上的社会经济演变的一个副产品。妇女的奴役和解放是经济依赖和经济独立的结果。
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被社会变成女人的女人。一旦把自己摆到任何一个男人之下,哪怕是自己所爱的男人,她就开始进入被奴役的状态。鉴于此,波伏娃认为现在女性的出路是完全的独立,争取与男性完全相同一致的权利,要打破一切社会成见、习俗观念,以及自身的心理偏见。
15.
1986年,78岁的西蒙娜波伏娃与世长辞。她的一生的主要著作有8部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集,8部理论著作、7部散文作品,7种回忆录与自传组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要说长篇小说《一代名流》,被称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理论著作《第二性》和鸿篇巨制的回忆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