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保底的玩法是什么?别像我一样30岁才明白

《写作特训营》第一期今天晚上正式开营,我会毫无保留的、彻底的、坦诚的把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说清楚,像是好朋友在一起聊聊天,我把最近几年的所见所感所思,和你碰撞交流下,如果能对你有一些启发,开始行动了,我觉得就值了。
这次分享主要有四大组块:
\1. 人生最保底的玩法。
\2. 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3. 写作系统特训营的初衷、游戏规则、课程服务安排。
\4. 你需要做的准备。
人生最保底的玩法
我有一个前同事,临汾人,很优秀,94 年就被保送进清华,毕业后进入华为海外市场部工作。另一位同事是创始人,二十七八岁就意气风发,在华为带领几百人团队攻坚通讯项目,主导的光通信产品均是全球最高份额。
可是到了四十岁,他们年薪拿到百万,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的事业,责任越大,压力越大,手机都是 24 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假期陪孩子玩,就怕一个电话,假期就泡汤了。
人总得干点什么,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于是,他们离开华为开始创业,因为背景好,拿钱相对比较容易,天使轮后,很快就拿了华兴资本的投资,大家吭哧吭哧干了三年,投资人的钱烧完了,项目也失败了。
公司最后一次聚餐时,一位同事问创始人,符总这三年,不算投资人的钱,自己损失也有七八百万吧。符总笑笑,不说这个,来,喝酒。
一杯酒灌下肚,他说,不后悔,前段时间见了几个华为老同事,发现这帮人他妈的一下子憔悴了很多,没有这种拼搏的精气神,虽然我 40 多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跟他们比起来哈,还能继续干。
话是这么说,但是,一次项目失败,时间成本是很高的, 尤其是对 40 岁左右的人,因为你不可能回去打工,只能再开启下一次创业。
然而,年纪、体能已经不具备优势了,是一件前途未卜的事。
好在他们都赶上了深圳城市发展的红利,在深圳都有好几套房子,给人生做了一个保底。就像罗振宇说的,他在北京有了房子才敢去创业,就算失败不至于露宿街头。
年轻人的保底玩法
但是,这种房子保底,对年轻人来讲比较难,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路径和方法。
我去年和一个北大博士合作创业,他做科研工作,一个月赚不到什么钱。再加上几次创业失败,人生不尽如人意。
创业就是这样,产品成功了还好,不成功玩死人。
之后他就想通了,要做投入无限小,收益无限大的事情。
那最保底的玩法就是个人价值输出,然后不断输出,向整个市场展示自己的价值。
很快,他在财务方面就有了保障,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时间上就自由了。
kk 提出的 1000 铁杆粉丝理论,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的人,例如艺术家、工匠、教师、学术研究、科普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铁杆粉丝,就足够生计无忧。
这个理论的前提是,用户追寻你,你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如果你认可这个理论,那么,只要你在不断输出,一直进步成长,1000 个用户一定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价值输出这一点,或者觉得这条路挺艰难,中途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了,比如工作太累了,莫名其妙的坏情绪上来,跟朋友聚会,身体不舒服等各种事情影响,没有办法长时间提供一个确定性的输出,就像挖井,这里挖一口,那里挖一口,却从没有打深一口井,把水挖出来。
这对自己是很大的消耗。
在你确定开始写卡片输出时,不用着急开始,先合理规划下自己的时间,每天能不能拿出一到两个小时的固定时间进行阅读输出,然后确定好自己要输出的领域,准备好相关书籍资料,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来,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千万不要举太多事,不然你做这件事还会想着其他事没做,精力太耗散,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
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我 2017 年走了一些弯路,想做很多事,比如,2017 年元旦,我在年会上做了一个简短分享,我说今年要完成 1000 张知识卡片,然后走出去寻找人生变量。
这是第一件事,目前写了 200 多张卡片,我当时以为一天能写三张,后来发现认真写好一张都不容易。
是写好,让自己满意,不是随便写的那种。
因为自己阅历有限,写上几张,自己的那点思考就写没了。所以,需要不断看书,组织语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张卡片写完,感觉大脑比较疲惫,就不想写第二张。
我记得我写完梁宁的产品 30 讲知识卡片,合在一起在微信公号发了出来,当时傅盛紫牛基金的一个人,觉得我写得不错,通过我的朋友王大锤联系我,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这就像挖井,我刚挖了一个坑,有那么点意思了,我却缺乏耐心,觉得一天写一张太慢了,不如把精力投入到一块输出上面,这样很快就能见到收益。
说到一块输出,牵扯了我大量精力,注册公司,开对公账户,录制课程,买服务器,开发网站,前前后后折腾了四个多月,网站终于上线了。我只在小范围内推广了下,反响很不错,也联系好了几个朋友正式上线后帮我推一下,作为我自己的一个输出阵地,服务好用户。
人有时候对自己很自信, 觉得自己能同时处理很多事,但最后你发现,一件事都做不好。
记得有一天,金马邀请我来币乎写作,他可以帮忙推一下,我了解到币乎当时的收益挺高的,心想,要在币乎上开垦出一片土地,刚有点热度的一块输出,被我暂时先搁置起来了,不再推广,只是解答一些付费用户的问题。
我找了两个朋友,找人设计了 logo ,开通了智识星球,开始专职在币乎写作,中间几个大v帮我推了几次,008 也帮了很大忙,上了几次首页后,文章的受益慢慢稳定了,感觉要进入爆发期了,这时我发现了一件更值得投入的事,就把币乎写作搁置在一边。
当时黄磊来深圳我们聊天,聊到写作,发现大家都有一个痛点,做不到快速写作,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知识库。
如果有一款工具,能让大家快速搭建自己的知识库该多好,而且这个知识库能够共创共享,那写作就变得很轻松。
之后我们决定做一款这样的工具,可以把「见感思行」在公链上做开发,我找到产品经理金龙一起策划这个项目,找到程序员组建了团队,6 月底开始正式开发,中间各种折腾,最终确定了产品名字源泉,意思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包括人脉的源泉,财富的源泉等等。
这就是我这大半年的经历,至少举了四件事,却没有把一件事彻底完成好。
有一天,我们团队在一起聊天,聊到各自的人生经历,年轻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三头六臂,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到头来,发现一件事情都没做成。
然后,细思极恐,居然很少有人能做成一件事,很多人都是不断的开始,不断的放弃,然后一生碌碌无为。这里面不乏很优秀的人,20 多岁一手好牌,选择很多,但没有专注在一件有价值的事上,四十岁后人生就沉沦了。
得到 App 有一个专栏「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在里面也提到一个观点:专注。要有多专注呢?一生只做一件事。
华杉说,这符合兵力原则,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他的兵力,兵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对你就是消耗,最后将一事无成。只有集中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才能做成一件事。
你想想,这么多年你有没有做成一件,自己说出来都感觉特别自豪的事。
比如你在 20 岁时,一年就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到 30 岁 ,你已经完成了 10 件事,哪怕两年完成一件事,30 岁时也做完了 5 件事,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你在经济上已经比较自由了。
可现实是,我们每年都想做好多件事,我们不断地被各种精心设计的营销文案吸引,这里报一个课程消耗一下,那里参加一个社群消耗一下,一年到头,竟没有一件事做成。
1976 年创立的苹果公司,至今已有 42 年历史,它的市值也突破了 1 万亿美元,可它的产品一张小桌子就可以放得下,少即是多。
《孤独大脑》的作者老喻有一个洞察:简洁不仅是真理的形式,甚至就是真理本身。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就是信奉「简洁」这个真理,做到了少即是多。
这个真理也可以放在做任何事情上,你能在一件事上持续得越久,时间带给你的惊喜就越大。
有这样的事存在吗?日常里我们能持续做的事,无非就是:吃饭,睡觉,说话,刷朋友圈,看娱乐节目,这些事好像都没有完全符合以上 4 个条件。
有一件事,相信是每个人都能持续做到的:在微信里聊天。
在微信里聊天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自我表达。
「自我表达」 这件事,之所以能让你持续做下去,是因为它低门槛,随时随地可以开始,有频繁反馈,但是,它没有复利效应。相反,你越沉迷于「自我表达」的闲聊,越会感觉空虚寂寞冷。
有没有办法把「自我表达」变成一种复利效应的事儿呢?
带有目的的「自我表达」。
让你自己每一次的「自我表达」都能够传达一些知识、经验、见解,使看到的人有所受益。
这种「自我表达」可以是一堂教学课,可以是一场公众演讲,可以是一次线上或线下分享,但唯一能符合上面所提到的 4 个基本条件的「自我表达」是:写作。
写作可以让你几乎以零成本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所行。
聊到这里,你会发现,人生最保底的方式是价值输出,写作是最低门槛的价值输出,你最值得持续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写作。
写作特训营的初衷
但是,关于写作, 我跟几位朋友有一个相同的洞察:90% 的人写作不是在积累,而是在消耗。
很多人知道写作的好处,写起来也肯下功夫,甚至坚持日更,写了几百篇,积累了几十万字,这本身看起来好像挺了不起的。
但事实是,大部分人的写作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写作,真的是「一次性」 的,写一次算一次,每次写作都要一个词汇一个词汇地敲打出来,就像盖房子,和泥、砌砖、一块一块往上摞,都是粗活。
下次开始写,又得像盖房子一样,推倒重来。到头来,每一篇文章的输出,只是简单的字数积累,这种积累并没有产生重要的关联,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复利。
可能你已经写了一段时间,每次开始写的时候,如果你常有抵触情绪,没有灵感也是常态,那么,你的写作就是在盖房子干粗活,你大概率会有一天体力不支,不想再干这件事。
真正有复利效应的写作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人的写作想要具备复利效应,且能保证持续做下去,首先他应该搭建一套写作系统。
写作系统是什么?
简单来说,写作系统就是:建立从输入到加工再到输出的一整套标准工作流程。
比如输入,如何快速搜集资料,高效阅读,建立随时调用的信息库;
接着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变成直接拿来创作的素材;
最后如何高效输出,一键排版,不同种类的题材能快速成文等。
有了写作系统,当执笔遇到卡顿时,你就能找出具体原因,是输入不够还是加工不足,还是输出的时候费时费力,然后就容易对症下药。
比如,我们知道传统写作是消耗,不能产生复利,有了写作系统,你就能明白到好的写作不能随便写,而应该用一张张卡片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想法。
这就像是搭建乐高玩具,提前预制好材料模块,直接组装,很快就能搭建完成。当有了新的想法,要盖新的房子或其它物品,材料可以拆卸再重新组装,循环利用。
你积累一张卡片,就是积累一个知识点,当你积累到 1000 张卡片时,其实已经基本掌握了 1000 个知识点,这 1000 张知识卡片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产生复利的知识库,通过不同知识卡片的排列组合,你可以创造出新的内容。
这也是我们《写作系统特训营》的初衷和目的,让你的知识库能帮助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从而保证你可以把写作这件事持续做一辈子,并且会做得越来越好。
游戏规则
整个《写作系统特训营》包括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视频课程。
视频课程由 7 万多字的逐字稿转化而来。在视频教程里,我们精心制作了幻灯片与操作演示,目的是用视频语音+图文展示的配合方式,把整套写作系统的理念、工具与方法全面呈现出来。以下是视频教程的大纲:
从环境搭建,到高效的输入与输出,再到如何有效地应用写作系统来创作知识库,最终收获复利,都作出了详细的讲解。
在写作系统的「高效输出」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威力巨大的写作框架,比如万能的「见感思行」写作框架,最小故事创作模型,口语化写作框架以及读书笔记写作框架,这些思维框架你随便掌握一个,就能够轻松快速写起来,但我们的目标是让你全部掌握,跃迁为全能型创作者。
对于写作系统里的一些技巧干货类介绍,以及特殊领域比如区块链写作应用等内容,我们放到了「加餐」部分,持续更新。
第二模块:践行环境场。
经过大量课程学习之后,我们深刻知道光是听讲很难学会科学系统的东西,所以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个践行环境场,它是特训营的主战场,它包括了线上的知识星球与微信社群,以及线下的分布式社群。社群里有资深的写作系统使用者作为助教,在你身边手把手教授,解决你的个性化问题,只为了帮助你完全掌握写作系统,真正把它运用起来。
第三模块:游戏化日更挑战赛。
为了帮助你跃迁成为全能型的创作者,在我们在传授给你一套写作系统之后,还想方设法鼓励你激励你持续写作,所以设计了一套游戏。
费用是 199元/人,特别提示:199 元提供的是视频课程和训练营期间答疑和一对一反馈服务,反馈服务需提交知识卡片到知识星球,会至少提供 14 次反馈,直到你掌握标签系统和卡片写作为止。
注意,游戏化日更挑战赛是额外赠送给报名课程的学员福利,以帮助新手们更好地养成快速写作的好习惯。
如果你觉得有难度,可以不参加,如果你想通过这个挑战赛赢取奖励,我们欢迎。还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规则,这些规则是我们挑选长期合作伙伴的必要条件,无法为任何人改变,还望理解。
第三模块,游戏化日更挑战赛的规则是:
1、挑战规则
(1)挑战者资格:《写作系统特训营》付费学员,自付费之日起 3 年内均可有效参与;
(2)挑战者学完14节课程及加餐课程,连续打卡14天之后,可自愿参与100天打卡及更多挑战,不参与者也并不影响课程学习及反馈;
(3)挑战者需每天完成一张知识卡片,发表在公众号或简书上,文章末尾需附上挑战者专属的《写作系统特训营》课程邀请卡;
(4)文章发表后,请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以固定格式打卡,并且所有人可见。之后将截图填入打卡专用链接,完成打卡。日更挑战打卡表单链接:http://yuan-quan.mikecrm.com/FvJT0PY
(5)每天晚上 12:00 前必须且只能打卡一次,多次打卡无效;
(6)所有打卡文章必须是挑战者本人原创,且为首次公开发表,如存在抄袭、转载、水文、流水帐等形式的内容,一经发现将取消挑战资格。
2、奖励规则
(1)挑战者自付费之日起 3 年内完成打卡累计 365 天时,返还双倍学费;
(2)挑战者连续打卡 14 天时,邀请进入 100 天挑战者群;
(3)挑战者连续打卡 100 天时,获得 1000 元奖学金,并邀请进入 200 天挑战者群;
(4)挑战者连续打卡 200 天时,获得 3000 元奖学金,并邀请进入 365 天挑战者群;
(5)挑战者连续打卡 365 天时,获得 5000 元奖学金,并邀请成为源泉特区项目合伙人;
(6)挑战者连续打卡 1000 天时,获得 100000 元奖学金,并邀请成为源泉特区终身合作伙伴;
(7)挑战过程如有中断,重新挑战者需从第 1 天开始打卡累计。
课程服务安排
开营后,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完课程,就开始实操写卡片,我们会在知识星球给大家一对一反馈,直到你掌握「见感思行」的写法。
你也可以跟着我们的节奏来学习,一天一到两讲,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在群里提交,每天晚上 8 点到 10 点为大家答疑交流。同时,我们会不定期为大家进行知识串讲,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学会并且能够应用。
你需要做的准备
所有人的目标是完成 1000 张知识卡片,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复利系统。
如果真要写好一张卡片不容易,这张卡片时要作为你可复利的素材,用到不同的文章中,当你写完一张卡片时,可能只是 1.0 版本,需要你不断的迭代完善,直到它可以直接就能拿来用。
付出了时间就与产生更大的效果,不要着急开始,一旦要开始了,有三点要注意:
1、请确定好你要输出的领域,准备好书籍和资料,用两三年时间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有分量的人。
2、安排好每天的固定阅读输出时间段,这是很多一流作家的写作习惯,如果你没安排好,先不要开始,因为没有固定写作习惯,根本做不到持之以恒。
3、《写作特训营》为你创造了一个环境场,你还需要找到一块写卡片的战友,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彼此鼓励支持,这样你们也能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库。
开营仪式环节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群里提出来,我们再给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