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又如何
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叫“蔡格尼克效应”,说的是人类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放在生活里,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比如我,前些天在购物软件上看上了一件春装,蜜桃粉非常可爱。但毕竟是春装,我掐指算来,可能还要三个月才能穿上,于是便一直搁置在那里,没想好买,也没想好不买,就这样每天都去看一眼,拖拖拉拉了一个星期。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再点进购物车,发现自己的尺码没有了。那一瞬间,我不自觉地燃起了之前完全没有的干劲,竟然开始拼命识图搜索,妄图买到一件一模一样的合身的。
当然,这么做的结果是我最终只能冒着不合身的风险,下单了另一个尺码。
虽然在做这件事前,我已经明确知道这是“蔡格尼克效应”在作祟,但我还是没能抵抗住人类的天性。或许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更容易理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其实冷静下来,似乎也不是非买这件衣服不可。甚至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都不是非它不可。但那个瞬间,却很难跳出这样的思维。
早些年,我非常在意拥有一个完整的谢幕。无论是关乎一件事,或是某个人,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无疾而终。一件事本来是可以完成的,为什么却中途放弃了呢?又或者和某个人的一段关系,哪怕结束,就不能好好说一声再见吗?
但事实上,确实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做到有始有终。当然,有时也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做不到有一个完整的结束,但总归被迫接受“未完成”的一方,记忆是更深刻的,感觉也是更痛苦的。
大概是人天生多多少少都有对完整的执念吧,所以对于“未完成”的回味,更多的是出于本能。就好像我其实已经记不起那些被我提过分手的恋人,主动宣告绝交的朋友,但我却还能想起许多被动停止的关系。甚至回过头会发现,它根本没那么重要。但记忆就是停在那里,清晰得远胜于一些结束了的,更加深刻的关系。
想来,我真正的成长,是终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了“未竟之事”的存在。
小时候我很爱问为什么:花为什么是红色,树为什么是绿色,月亮为什么有圆缺?其实不仅是孩子,人生的任何阶段能充满好奇心,都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它会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热情和色彩。但如果被过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总想着为未完成的事找到一个答案,却可能会成为痛苦和消耗的开始。
世界上有很多事就是没有答案的,或者,它有答案,却无法以你期待的方式出现。
所以我们才创造出“遗憾”这个词,来代表这份缺憾的存在。
我相信,人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发生,也会有人消失。但如果把精力放在寻找每件事的答案上,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快乐的部分了。
遗憾之所以称为“遗憾”,是因为它不可以打碎重来。
而人生之所以充满层次,是因为它总是充满了遗憾。
未完成又如何呢?
遗憾从来不是精彩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