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2019-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深情呢喃

昨天在火车上,听到一个小男孩,在跟妈妈复述自己看的故事。

小男孩大约五六岁,吐字很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故事讲的一丝不差。我通过他的讲述,很容易的在手机上搜到了这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彩虹鱼》

大海里,有一条彩虹鱼,浑身长着七彩鱼鳞,游起来一闪一闪,非常漂亮。

一条小蓝鱼看到了,央求彩虹鱼:“反正你有那么多漂亮的鱼鳞,不如送给我一片吧”。

如果我是彩虹鱼,听到这么厚脸皮的话,肯定会让小蓝鱼滚一边去。

彩虹鱼也是这么干的,她也没理小蓝鱼,骄傲的游走了。

小蓝鱼很生气,到处说彩虹鱼的坏话。

渐渐的,彩虹鱼发现所有的鱼都不理她,也不再跟她一起玩。

于是她向海星诉苦:“我这么漂亮为什么没人和我玩儿呢?”

海星建议她去问章鱼奶奶,因为章鱼奶奶很聪明,她什么都知道。

彩虹鱼找到了章鱼奶奶。

我以为章鱼奶奶有什么好主意呢,结果章鱼奶奶教她把鳞片分给每一条鱼。

最后,彩虹鱼真的那么做了,她把她身上的七彩鱼鳞一片一片的分给其他鱼。

其他鱼得到了鳞片,都很开心,喊着:“彩虹鱼,快来和我们一起玩儿吧。”

没有了鱼鳞的彩虹鱼,觉得自己好幸福。

故事讲完了,小男孩儿的妈妈问他:“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男孩说:“分享,懂得分享的人,才会得到幸福。”

小男孩的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我却感到一阵悲哀。

这个小男孩很有天分,妈妈也重视教育但他们却本被故事欺骗了。

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分享”,而是“讨好”。

分享和讨好的区别是什么?

分享,是你真心希望别人能和你一样,体会某件事情的乐趣。

比如,你有一块蛋糕,你觉得吃蛋糕是件非常幸福的事,你希望某人能和你一样体会这种幸福。

于是你把蛋糕分给他一半。

而讨好,却是违心的。

你很珍爱一样东西,根本没打算分给任何人。

但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和称赞,为了证明自己真的不错,你忍痛割爱这样做了。

最终,你也确实成功了,大家都说你是个好人。

但归根结底,你活在了别人的眼光里,被舆论绑架。

实际上,一个人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并不是自私。

相反,那些用自己的意愿,来指责和要求别人的,才是自私。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真的存在阶层,那一定是从孩子的教育开始的。

当一些孩子被引导着开拓眼界,关注科学技术,学习自然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的时候,另一些孩子却被训诫,怎样做一个讨人喜欢的服从者。

然后,他们会长成不一样的人。

前者会更有主见,热爱真理,喜欢探寻事情的真相,主宰自己的人生,聪明而且干练。

而后者,擅长察言观色,做事中规中矩,缺乏想象力,更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从小被传统观念教育,要做一个乖巧的人,要懂得讨好别人,要把“合群”当成最重要的事。那么他的习性,和羊羔没有区别。

可惜我们有太多人,在培养羊羔一样的孩子。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不能教育孩子善良,分享,乐于助人。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先教会孩子当一个“强者”,再当一个“好人”。

做一个强者,意味着你能够爱自己,懂得捍卫自己。

然后你才可以做一个好人,去爱别人。

一团火苗,在长成熊熊烈火之前,就急于分享温暖,那么它很可能熄灭。

一条小鱼,在还没学会说“不”之前,就被教育要学会分享,那么它只能做一条失去光彩的鱼。

一个孩子,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之前,就被教育要“乐于助人”,那么他可能会上当,被人利用,甚至被拐骗。

我们当然要做一个好人。

但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一个强者,然后才是做一个好人。

一个国家可以支援另一个国家,输送技术和物资。

但如果那个国家敢厚着脸皮说:“反正你地大物博,不如割让给我一块?”

那么,它必须亮出自己的底线。

做人也是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