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如陈芸娘,嫁夫莫选沈三郎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的意义就像宇宙的起源一样,是人类一直在探索却始终没找到确切答案的一道大议题。我常常想,人生恐怕是唯一一种明明知道结果是“game over”却还不亦乐乎地玩下去的游戏。
初读《浮生六记》,读完第一篇,只觉得文章字字玑珠,内容温馨有趣,对沈复陈芸这对恩爱夫妻羡慕不已;读到三白夫妇为人所累,忍痛抛子弃女,拖着病体、冒着晓寒投奔友人,不觉怅然若失,感叹命运弄人,哀芸娘之不幸,怒三白之不争;读到芸娘甘心为丈夫纳妾,三白在广州醉生梦死,又不禁纳闷究竟情为何物?是爱他就要尽一切所能让他快乐,还是只要心灵没有背叛就不算背叛?
沈复出身衣冠之家,父亲辗转各个官府做幕僚。算不上富二代,但至少衣食无忧。而且还两次得瞻天颜,出门游玩要乘肩舆、带奴仆,比一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很多。沈复本人能诗善画,按说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但最惨的时候竟要寄人篱下,衣弊履穿、羞于见人,让人心酸之余又有些恨铁不成钢。
沈复一生坎坷,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他天性洒脱,志在游山玩水,不爱功名利禄;性格孤僻倔强,不懂人情世故,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与人是非,在工作中与同事稍有不合,便拂袖而去。客观原因在于父亲冷漠严厉,弟弟阴险狡诈,朋友背信弃义,以至于为朋友作保负债,而后遭父亲遣出家门,父亲去世后又被弟弟独占遗产,只能靠朋友接济。
追求不羁放纵爱自由本没有错,但作为一家之主,上有高堂下有妻小,总得保证一家人吃饱穿暖,哪怕是布衣菜饭。在《浪游记快》中,沈复跟着徐秀峰去广东做生意,光是喝花酒就耗费百余金,可见并非没有生财之道。
陈芸出身贫寒,四岁失怙,一家三口全仰仗她双手做针线过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拥有穷苦孩子的一切优点: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温顺沉静。嫁入沈家,原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却因为家中琐事,先是失信于翁,后又失欢于姑,两次被逐出家门,心里藏了太多的悲伤,最终客死他乡。
林语堂先生说“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诚然,但她亦是一位十分可怜的女子,也许你会说,古代哪个女子不可怜,或者现代如她这般可怜的女子也大有人在,确实,女人的一生,不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或多或少都带着些许悲剧色彩。
陈芸的可爱之处在于她懂生活情趣,能把艰苦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会作诗赏画,对田园生活充满渴望。她爱山水不爱珠玉,能大大方方地送出自己纳彩受的珠花,日子过得入不敷出的时候,她质衣典钗,费心操持,毫无怨言。
沈复与陈芸自幼两小无猜,成婚后更是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沈复爱自己挑选的这位妻子,他外出求学时对她相思成灾,在芸娘受父亲责骂后快马加鞭赶回家去安慰,他悄悄携芸娘出游,与她饮酒论诗、相约来世,以及在芸娘临终时表示无心续弦等等,都表明了他对妻子的一片赤诚。
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这也许是芸娘一生不幸中之大幸。然而,既然深爱是否就该专一?也许那时世风如此,男人免不了逢场作戏,他还特意挑了一位跟妻子长得有些神似的女子,看到那张相似的脸真能暂解相思,而不会产生内疚?
陈芸对沈复的爱无需多言,临终那段告白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她的爱是否太过无私?除了甘愿跟他一起吃苦受累,还费尽心思为他纳妾,这是封建思想的害人之处,纵然像陈芸这样会得读书写字,也只能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丈夫是她的全世界。
若是把背景放在现代社会,陈芸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一定是位好妻子;沈复虽风流倜傥,温柔体贴,但少了几分家庭责任感,不算是一位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