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之美》 | 系统的6大挑战

2021-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oniahi

即使了解了系统的动态性,也仍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而感到束手无策。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但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的模型通常与现实是高度一致的,但现实是复杂且精密的;我们的模型仍远远达不到能完整地描绘世界的程度,反而仍会犯错误,出现感到出乎意料的原因。要么基于正确的假设,也会得出不合逻辑的结论;要么依据错误的假设,得出了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

想要看清系统的复杂性,可以从以下六方面下手:

# 假象

别被假象所迷惑,本质隐蔽在系统结构中

事件只是一个巨大复杂系统中人为可见的一小部分,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想看清本质,又可以通过三个层级关系来寻找,依次是:
事件层(看到的事物表象)—— 行为层(行为层的分析比事件层更有价值)—— 系统结构(行为产生的根源)

所以,系统思考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最后,举个书里的例子来理解事件、行为与结构的关系:当将手从弹簧玩具上移开时 (事件),它就会弹起来并来回振荡 (行为),是因为自身的结构特性所引起的 (结构)

# 非线性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线性,是指要素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述
非线性,是指因果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二者只能用曲线或不规则的线来表示

# 边界

边界的设定取决于目的是什么

边界:所谓的边界,只是人为的区分,是人们出于观察、思考、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而在心理上设定的或社会上一般公认的虚拟边界

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某一件事,就必须将其简化,这就意味着设定边界。每一个模型都不一定要必须包含所有的关联,建模是一个形而上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合理的划分不同的边界

在建模场景中,由于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划定的边界,而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去划定,也会产生以下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划分边界呢?

作者表明,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想问的问题:

边界是我们自己划定的,对于新的问题,出于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并且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虑;也就是说,正确的划分边界,是根据当前问题的需要,来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
# 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决定是否能继续生存

在我们的思维中,倾向于认为单一的结果只是由于单一的原因引起的

“最小因子定律”由德国化学家尤斯蒂斯·李比希提出:种植谷物所必须的要素里,只要有一项要素的欠缺,其他要素再多,也毫无意义

这也表明,当一种因素的制约限制被解除了,成长就开始启动,而另一个相对稀缺的因素开始逐渐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将注意力从相对丰富的资源上转移到下一个潜在的主要限制因素上,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持续成长
# 时间延迟

时间延迟无所不在,站在未来视角提前预测它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比比皆是,每一个存量都是一个延迟,大部分流量也有延迟,包括运输延迟、感知延迟、处理延迟、成熟延迟等。总之,无论是植物的成长、森林的荫蔽、还是民主的发展,都需要时间

在搭建模型或应对延迟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做出最精准的预测:
正确的判断延迟,也可以通过通过目的来划分。或者说,一项延迟是否显著,取决于你试图理解的频率处于哪一档:

如果你在乎未来的幸福,就可以忽略当下的不幸,为后面的幸福做出努力(延迟满足)

# 有限理性

理性的有限性取决于已知的范围和看待问题的视角

有限理性是指:有意志地理性,但理性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有限理性的突破在于做出改变,或是转变系统视角,或是重构系统结构:

一般来说,它们是系统固有的特性,不会被改变。要想使复杂的系统不再那么让我们出乎意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对复杂性挑战的理解、尊重和利用能力。最后,来小结一下这六个系统陷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