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文字摄影想法

芒种时节人也忙

2021-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wysw

芒种节气,是麦熟一晌的时刻。

纯粹晒麦天,直到午后仍感觉天上在下火。多日不见雨水,敞亮的地面早已被大太阳熨烫的又干又硬,不加修整也变成了天然的打麦场。

整个天空一片浅蓝。燥热的微风漫无目的地乱吹,把大点的云赶得不知去向,只剩下几小朵飘在瓦房顶上,势不可挡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断断续续高高低低无规律的防护林,此时被斜阳投射出了婆娑的绿荫,走在窄窄的乡间小路上略能感受到若有若无的一丝清凉。

路过那家苗木基地。想起往年的这片地里有各种野菜肆意生长,尤其“马齿苋”,一到雨季,呈锅盖般大小,又嫩又绿。

因此试探性地顺一排法桐树苗走进田里,却发现与往年大不相同。部分法桐苗春天被移走,在空白处又添栽了石榴树,正开着小红花。另外还有稀稀拉拉的冬青。或许由于规模的缩小,看上去主人对它们有点疏于管理的迹象。地面的杂草和野菜却茂密的放不下脚。“灰灰菜”最多,大叶的,小叶的都有。

“旋花”野菜,尽管喜爱温暖,但娇嫩的花儿却经不住强光暴晒,收起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喇叭。

“草鞋底”,也是一株连着一株,长长的茎蔓上缀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名字的由来或许因为它们总是匍匐着四处伸展,像草鞋底一样贴在地面上。

青绿色的“老牛筋”,是猪羊的好饲料,根茎纤细有韧性。

各种各样的草都被统称“热草”。由于多的无法分类,又总是出现在最热的夏季,人们只是抱怨它总比庄稼长得快,一茬接一茬,无穷无尽,更没有闲暇赋予确切的名字。接下来的岁月,气温升高,雨量增加,它们往往遍布田间地头久胜不衰。

“马齿苋”却干干黄黄,只发现零零星星的几撮。

从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出来,见路边的土坡上跑来一群山羊。老山羊边低着头吃草,边回头望那些小羊羔。几只小家伙可不会顾及太多,边吃边玩又不时蹦蹦跳跳。

对面的养殖场,周边仅设有几排低矮的塑料顶大棚。大片雪白的鸭鹅,正在露天的围栏里,“嘎嘎”大叫着追逐一男一女两位饲养员争讨食物。

此时已接近傍晚,阳光依然火辣,照耀在成熟的麦穗上更多了些金黄。成片的麦田被炙烤后散发出一股股既有农作物的清甜又有粮食的鲜香。

整体看去仅能从颜色上看出小麦的成熟有着早晚之分。主要跟品种,管理模式,播种时间等有关。

发现这里种植了大片“秃麦”,长势良好,穗长粒大。搁在以前大家很少推广“秃麦”, 看来近些年小麦品种选优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

个别的地块麦子还稍稍发青,但大部分已经熟透。机械的普及,收割显得容易了很多。那些手工割麦现如今大都成为历史,也只有边边角角贴不上收割机的地头地尾才用得上。

不远处有野鸡惊慌失措从路面飞窜过。想来也是,有些野鸡本来在麦地里过着隐居的生活,麦收季里人们的到来,在它们眼中简直是不速之客,难免会有前所未有的动荡不安。特别是在收割机的轰鸣过后,浓密的麦田一夜之间变得空空荡荡。即使它们的家并不是安在麦田里,也很容易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览无余,逼不得已只有四散奔逃或者居家搬迁。

这一带是水蜜桃的出产地。抬眼往北是大片大片桃林,春天会有众多当地人来此处观赏桃花。在辛勤老农的精心呵护下,往日的桃花摇身一变成了丰收在即圆滚滚的桃子。


“枣粮间作”是当地的一大特色。麦陇边一排排的枣树上,挂满了密密的小金花,浓浓的枣花蜜味被热空气蒸腾着直扑脸颊。

将近夏至,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马上到来。太阳越来越偏西,但依然很炫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