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七章随感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就他的自身。
在本章内容中,老子提出了天长地久的观点,也再一次提倡道法自然。天地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运行中依照“道”的规律而生存。天长地久,是因为遵循自然的规律,是因为没有自我的意识。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天地在养育万物的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无私包容,从而能够永久存在。
地球是我们的大家园,我们应该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应该加以爱护,而非进行肆意的破坏,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以掠夺各种资源而占为己有。
“人生于地,是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来源于天地,应该遵循天地之间的规律。真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得道之人,他们没有私欲,具有富足的精神,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从而能够与天地同寿。
天地生养万物,大公无私,因此能够天长地久。作为个人,是否能够做到无我和无私呢?对于个人来说,假如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事情,以金钱物质名誉为出发点去做事,始终以个人的利益优先,心中无他人,从来不为别人着想,也许会得到暂时的利益,可是不能长久地拥有。如果怀着一颗以天下为公的赤子之心,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在社会中往往更能够承担重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圣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优先考虑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他做事不为一己之私,因此有所成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断培养自己的品德,会收获一种超然外物的人生,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