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生死
中午,三个朋友小聚。
性别都是女,加起来一百二十多岁了。
新年的欢欣气氛尚未褪尽,三个中年姑娘的聚会,却带了一丢丢伤感。
首先见面时各自交流了出门时的情景。
霞美女,已经很少参与同学聚会朋友邀约,老公上班比较远,早晚两头不见太阳。她自己工作的地方距离城区也20多公里,儿子在城区的中学就读,好在公婆住得近,能帮她照顾下儿子的三餐。有点时间就在家收拾家务,看看儿子的学习。儿子看不见妈妈工作的状态,但是习惯了妈妈在家时的保姆角色。所以出门时,她读初二的儿子很不可思议地说:三个中年妇女还约会?
华美女,比较而言,是活得最恣意最自我的一个。寂寞时约约朋友喝酒唱歌,郁闷时去海边吹吹风,永远把自己收拾得光鲜精致,拍出照片还是少女感满满。所以出门时,老公和读初三的儿子,已经习惯了妈妈独自去嗨皮,简单招呼一声,就该干嘛干嘛了。
我,向来居家。只是我的工作单位和女儿的学校,是同一个地方,作息工作的时间,又和女儿高度同步,早晨上班带她走,晚上下班带她回。如果可以,是二十四小时和女儿在一起的。能够短暂脱离,对女儿来说简直要唱“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所以出门时她是高高兴兴欢天喜地送我出门,还要追上一句~好好玩,晚点回来哈~
中年姑娘们见了面,交流出门前的状态,哈哈一笑,感慨了一下。
心还是年轻时的那颗心,世界,却已经不再把你当年轻人看,于是作为中年人,永远要带着中年人的脸活着。理论上是可以活出自我,活出自由和精彩的,但是牵挂和牵绊都那么多,有时候甚至要做出一些牺牲的,怎么能只考虑自己的人生质量。
我们以为自己是付出了很多的,是家庭的脊梁,是儿女的主心骨,其实,我们的付出,有时候,甚至是他们的羁绊呢。
我待世界如初恋,世界待我如前任,多么叫人伤感无奈。
吃吃喝喝,说说身旁,回忆往事,聊聊八卦,不知怎么的,就聊到了生死。
霞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她已经可以平静地叙述父亲离去时的情景,却还是无法克制父亲已经不在人间的难过。
她说,至今,她都不愿意再去市人民医院,因为会有痛苦的不能面对的回忆。走在路上,看见和父亲身形体态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她会驻足停留,看上很久。觉得这样年纪的老人,还活着,真好啊~觉得别人和自己年纪相仿,但是还有父亲健在,真好啊~
华美女说起对生死的认知历程。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奶奶去世。或许是因为并没有太多的相处?她一滴眼泪没掉。后来老公的奶奶去世,临去之前,脱下自己的戒指给她老公,老公哭得泣不成声,她心有戚戚,但是依旧没感觉多少悲痛。自己都觉得自己心真硬啊!
然而再后来,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上次回去奔丧,是老公的叔叔,她并不熟悉,但是看家人围哭,她竟忍不住跟着泪洒满襟。再后来,有一次梦见父亲逝去,她在梦里都哭得声嘶力竭。那种心痛,醒来都觉得刻骨铭心。
她说,人们一般认为,经历的越多,年龄越长,心就会越冷漠坚硬。她觉得不是的。恰恰相反,经历的越多,年纪渐长,心会越柔软,对疼痛的感觉会越发敏感。
这一点, 我感同身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察觉到时间逝去的无奈,无力感会越发深刻。有些东西,无论怎么珍惜,最终还是会失去。有些人,有些事,无论有多想挽留,最终,还是留不住的。这种无力的感觉,有时会叫人不容置疑地怀疑自我,否定自我。
看看身边的同龄人,大多,也在慢慢走向了两个岔道。
有的人,越到了年长,越会害怕失去,于是,即使眼前的一切并不如意,也不美好,却也不愿意改变,越发去忍耐,将就。最终,郁郁而终。即使终了之时,遗憾,后悔,又能怎么样呢。人生没有假设,更不能重来。当初的选择,今天的结果,匹配得天衣无缝。
有个笑话说,人在年轻的时候,会被教以各种劝告。说要结婚啊,要生孩子啊,否则,临去的时候,连个给你端杯水的人都没有。于是,年轻人就听从了劝告,用了一生的时间,甚至于放弃梦想,付出很大的代价,去结婚,养家, 育儿,辛辛苦苦,到了临终 ,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渴,原来到了那时候,自己并不需要那杯水……
除了这种忍耐的类型,还有一种人,开始活得恣意。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我凭什么还要……
因为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所以不将就,不忍耐,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所以要索取,甚至要掠夺,不管别人如何。即使伤害到别人,说声抱歉,不会停止。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了变坏了?
不知道。
这是两个极端。有没有和风细雨如沐春风的中年?也有。
活得通透,明白。不跟自己拧巴,不跟别人较劲。不被欺负,不怕凌压,也不去倚老卖老,横加干涉。收拾好自己,活成一束花,看着赏心悦目;检省好自己,活成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提升好自己,活成一支歌,让人百般咏唱……
世界那么大,河流那么多,风景那么美,终是难以看尽,能取一瓢饮饱,一角景阅尽,也是好的啊。管好自己已然不易,哪来的精力去顾及更多!
所以,泪眼生死,难以超脱。然而,生死之间,若能不一直泪眼婆娑,大概,就算是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