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我为什么写作《那些花儿》
我还记得,若干年前写完这篇小说时,我很长时间都没有走出写作的情境。
作品中的小李,在生活中有一个原型,是我认识的一个年轻教师,当时,他在一个叫南桥的村子里做老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3300948/e0db0a18b6eb3499.png)
南桥是在我们那个乡的南边,这位老师的家是在我们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的村子里。那时候,交通极不方便,来来去去,都是非常耗时耗神的。
我们听说,这个老师的婚姻状态出了问题。本来,他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家庭,上师范前,他的家庭是受我们当地人非常羡慕的,父亲是北方一个城市里的油矿工人,每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笔相当高的工资。这在农村,是极少见的。他父亲每次回来,都会带回很多我们乡下人做梦都不可能梦见的东西,有穿的,有吃的,有玩的。后来,这个老师考上了我们县的师范学校,同样,让整个乡都震惊了。毕竟,在当时,能够考上中专的人,也是寥若晨星的。
但就是没有想到,从这个家庭走出来的人,走上了这条绝路。
后来,这个老师的弟弟成了我的学生,我们自然有很多话题是围绕着他展开的。这个弟弟倒真的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倒也怪不了他人,他在家中是长子,又年少得志,满以为全世界都得让着他。”
不得不说,这句话,让我呆住了。这种难得的自省意识,出自于一个年轻人的嘴中,你还真的得佩服不已。
小李的第二个原型是另一个自杀未遂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喝的是农药,但是被人救下来了。但是,落了后遗症,性格上变得喜怒无常。经常打学生,经常和同事发生冲突。后来,家里也想方设法帮助他找到了一个异乡的女孩子。大家想,那个女孩子是遥远的外地人,应该不知道他的底细,但是,结婚之后,一切都暴露了,没有什么能藏得住的。好在,那女孩子家和那女孩子都认命了,没有想退婚或离婚什么的,还为这个老师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后来的情形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可能又受了些刺激与打击,这个老师故态复萌,又陷限癫狂状态,儿子被他打跑了,老婆也被他打跑了。
儿子从此不着家,只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后来还好,考上了重点大学,从此远走高飞。而他的老婆,则从此一去不复返,到现在都不知道去到了何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3300948/016f8e934025cbcf.png)
讲述这样的故事,其实,我只是想要告诉人们,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真的非常可怜。而我们,差不多忽略了这样的群体的存在。
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乡村教育。
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群体,没有他们,中国几十年的乡村教育便不可能撑起来。师范生为中国乡村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我希望有一天能被人们想起。
听说现在有些机构与作家,正准备写作师范生专题。我建议,他们要沉入乡村,要逐个走访这些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不只是字面上的诗意无限,乡村教师这一群体,饱含着艰辛、困顿、悲壮,以及一往无前的豪迈。
还不止这些。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你肯定会非常动容:
当一个乡村教师走在前面,一群孩子欢呼雀跃地跟着后面,或围绕在他或她的周围,你有没有想到过,正是这一群孩子,他们当中,有可能走出一个甚至很多个杰出的人才,他们将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栋梁,成为我们这个国家一个优秀的建设者,或者,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工程师、宇航员、会计师……
这个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
每当我听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时,总是热泪盈眶。
小时候
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
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
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3300948/dcead79cf21ec823.png)
小时候
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而其实,很多孩子,长大后,并没有成了你,而是成了他自己,成了另一个你……
乡村教育,已经渐行渐远渐无,但是,那群人的背影,那群人走过的历史,不应该被我们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