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

【诗词秘密】诗是如何产生的?

2019-02-07  本文已影响83人  随意de徘徊
【诗词秘密】诗是如何产生的?

贝多芬的《九号交响曲》是在1817年由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创作,贝多芬于1824年完成的。

但不知你仔细听过没有,这首交响曲的右声道钢琴提示音,其实和他1808年创作的《合唱幻想曲》的提示音是一模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早在1793年,贝多芬就像把就想把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欢乐颂》谱成曲,然后便在1808年他创作了《合唱幻想曲》,而到了1824年就又将此曲扩充成了《九号交响曲》。

人们通常以为伟大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实旋律的变形或者说变奏,如果使用在同一首曲子里,可以增加曲子的可听性;而把旋律的主题放在不同的曲子做变奏,就有可能延伸出更多的创作。

但是东方乐曲的变奏或变形,特别是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谣或者是传统乐曲,通常是自己演变的。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那首《茉莉花》,根据史料其最原始的曲调,大约源起于明朝或清朝的时期,一直在扬州的仪征、南京六合等等地区所流传。

不过那个时候它的曲名还不叫做《茉莉花》,而是叫做《鲜花调》,其歌词版本也是在乾隆39(1771)年,出现在扬州一个戏曲脚本里。

到了公元1821年,也就是出现歌词50年后(道光元年)有位自称为贮香主人的读书人在编纂他总共十二卷、大部头的杂学类书刊《小慧集》时又将《鲜花调》谱成了“公尺谱”。

当时的《鲜花调》听起来已经有点像我们现在听到的样子,但其歌词不只提到茉莉花而已,还提到金银花跟玫瑰花,大约就是:

哎呀,茉莉花真是香呀,我真想把它采一朵来戴,但又怕它明年不发芽。哇,金银花真是美,我好想摘一朵来戴着,却又怕赏花的人看不到花,我会被骂。那玫瑰花开的像个碗口那么大,我真想摘一朵来戴,但又怕被玫瑰花刺扎到手。

有人说李鸿章在美国唱的就是这首歌,其实当时他哪有心情唱情意绵绵的歌,老爷子其实只是通过这首歌发泄一下心中对列强的不满而已。

那么这个《鲜花调》又是怎么变成变成今天咱们熟悉的《茉莉花》了呢?

原来有一个歌舞剧团,在1942年的一个冬天,来到江苏演出,而这个团有个14岁的小团员,他名字叫做何仿,后来是我国杰出音乐家。

他听当地人说,这附近有一个非常会弹唱的老艺人,所以他就找来这位老艺人来采风,老人唱完这首《鲜花调》后,年轻的何仿就就保留这首歌的第二节,并且扩展成现在的《茉莉花》。

透过这些故事,还有透过这些版本,你大概就可以想象得出来,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民谣可以产生那么多的不同版本,那就是:

某一个人他针对当时的某一个特定事件有一个看法,所以他可能就随口来个顺口溜,还顺便给它配一段旋律。

结果这段被身边的人听见了觉得颇有共鸣,而且还挺好听的,于是这首民谣的雏形就像长了脚一样的,开始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播出去了。

而在这个传播的过程,每一个参与传唱的人,又加上了他自己的诠释,比如说某甲可能加减或修改了某一些歌词,某乙可能是个特别会唱歌的人,所以他觉得他需要在某一个乐句上,增加一点装饰音才会更好听。

那当这首民谣流传到第100个人那儿,刚好是隔壁村庄那个读书人,他可能觉得,哎呀,这个歌词太粗俗了,于是他又出手改了几句再往下传。

所以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很多传统民谣,是通过这样的集体创作而自然衍生的,而且在衍生的过程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那么诗词的格律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某一个人他针对当时的某一个特定事件有一个看法,所以他可能就随口来个顺口溜,还顺便给它配一段旋律。被身边的人听见了觉得颇有共鸣,而且还挺好听的,于是这首诗的雏形就像长了脚一样的,也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播出去了,最后被某个士人比如孔子与屈原听到并纪录下来,然后后人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

因此,韵律的产生是群体智慧。在诗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贡献一点点智慧,于是它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魅力。

而且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不一样,有时候创作者也会借古喻今。借用一个古代的或者民间的某个故事,某个情景来表达当下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某种思考。

所以很多经典艺术会有很多不同版本,虽然是一个题材,但却经久不衰,就是每个时代的诗人都能在自己的版本中表达出不同的思考,而中华文明也就成了万古不朽的“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