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是在为“知识”本身而付费吗?
今年的这次疫情,把知识付费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据艾媒网统计的数据,疫情爆发期间,有63.1%的中国用户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整个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这将达到392亿元。
知识付费其实一直都在,早期的知识付费产品主要是以书籍为主,从2016年开始,知识付费开始多元化,特别是得到的快速崛起,让这个市场持续升温。
在我看来,知识付费市场的发展是必然的,而我最关心的是,为知识付费的人,他们是否在这次知识付费的变革浪潮中受益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下知识付费的本质,以及作为一个知识产品的用户,我们如何让自己收获最大化。
01.我们为什么要付费?
我们先来探讨下,我们为什么要付费?
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我们为之付费的是价值。在经济领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理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整个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由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首次提出。
基于一个仅包括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的简单模型,他证明了如果每个国家即便是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国家专门从事自己相对最为擅长的行业,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所需要的所有其他产品,会获得很大的好处。
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专注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而我是一位律师,我每天早上都会和你买早餐,因为你拥有制造早点的知识,可以提供早餐,所以我为你的知识付费,获得你的产品。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我自己不能做早餐吗?
我当然能做,但是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做早餐这件事情上,你有比较优势。而作为律师的我去做早餐显然是不经济的行为。
相对于自己做早餐,我更愿意利用早上的时间多休息一下,即使我有多余的时间,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客户身上。
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社会分工产生,每个人都会专注自己的优势领域,而对于非优势领域,就用付费来解决。
02.知识付费靠谱吗?
对于目前很火的知识付费领域,我们为之付费的,也是我们不擅长、不懂的知识。
为知识付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从古到今,知识的的供给主要有两种人,一种叫知识的“发现者”,一种叫知识的“传递者”。
发现者负责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人类的已知,比如古人通过“钻木取火”发现了生火的技术,一旦发现,就慢慢变成了全人类的财富,通常情况下,它们是免费的。
但是只有这类人还不够,还需要第二类人,他们负责把发现的知识,比如牛顿定律,熵增定律变成每个人的认知,他们做的是知识的传递。
对于已经发现的知识,我们几乎都能在互联网上免费搜索到,比如学校教的知识,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校学,甚至付费购买呢?
这就涉及到知识付费的本质了,我们其实不是在为知识本身付费,而是为“知识传递”这个过程付费,这个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教育”。
既然我们是为教育付费,我们就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传递同样的的知识,普通的学校老师和知名大学的教授在收费上,差异会如此之大。
即使是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人,其价值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有差距的。
所谓认知差距,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存在差异。
认知差距的存在,让教育变得多样化,这就导致每个人需要付费的知识产品是不一样的。
所以,知识付费是相当靠谱,而且非常有必要。
03.我们如何更好地为知识付费
前面的我们谈到知识付费的必要性,对于每一个知识付费的用户,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知识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呢?可以使用以下两个方法:
1.找出什么知识值得付费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值得”这两个字,《认知升级》的作者刘传在他的书中就提出了三个标准
① 经验主义:理论必须经得起实证检验
比如有很多人遇到问题,就喜欢用塔罗牌来进行占卜,分析爱情、分析事业、分析运势等。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分析工具,但实际上是一种伪科学,不如心理学可靠。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心理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对照实验的基础上,而对于塔罗牌预测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
所以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塔罗牌预测经不起实证验证,不如心理学。
②实用主义:理论要有实用价值,不实用没有意义
如果接着用上面的例子,你可能会说塔罗牌虽然没有什么实证验证,但是它对人情绪的疏导,还是有点用的。
确实,用塔罗牌来进行占卜,确实可以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但是它一点也不准确。而心理学则不同,它可以给出准确的分析,并给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所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塔罗牌预测没有心理学有用。
③可证伪性:可以被证明是错的。
关于知识值不值的学,我们要考虑的第三个维度就是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波普尔(Popper)对科学的划界,所谓可证伪性,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
比如说:“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知识就是可证伪的,只要你找到一只其他颜色的天鹅,就可以证明这个知识有问题。
但如果有人说“世界上有鬼”,这个就是不可证伪的知识,因为别人永远可以说鬼就在那里,只是你看不到。
既然我们要为知识付费,我们不妨从这三个角度去筛选知识。
2.不要成为“知识松鼠”:只囤不用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小动物非常喜欢囤积食物,说的就是松鼠。
在知识付费盛行的这几年,很多人也当起了“松鼠”,不断囤积各种知识,美其名曰——为知识付费。
很多人,每次得到新出了一个专栏,买!某大咖新出了一个训练营,买!
买了很多专栏,却没有时间学习,有的只是囤积知识的快感,一步一步成为了“知识松鼠”。
对于知识,只会囤是没用的,关键是要用起来,可以用以下3个方法。
①关联经验
《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周老师的RIA便签读书法的精髓之一便是:关联自己的经验。
对于新学到的一个知识,我们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道理、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还能用在其他什么地方?
百度前副总裁李叫兽就经常用这个方法,说他自己在看书或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要求自己找到5个以上现象来解释这个理论,以此来训练自己关联的能力
① 刻意使用
对于新学到的知识,与工作结合就是最好的实践,不断把你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李笑来曾说:“对于知识的学习,一定要用起来,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
我之前公司经常要设计海报,为了能为公司选出优质的海报,我看了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书中介绍了设计的C、R、A、P(对比、重复、对齐以及邻近)四个原则,我就是这4个原则对设计师的海报进行挑选。
知识要刻意使用才能记得牢。
② 教会别人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在金字塔结构中,教授他人对于知识的留存率是最高的,达到90%。
为什么教别人有如此好的效果?
首先,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掌握了,和别人讲的时候却讲不出来,这说明自己的还没完全掌握。
其次,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强化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当我们不断讲述内容的时候,其实是在不断复习我们的知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不断的重复中,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
04.结语
知识付费,对全人类来说,是必要。人类在从未知到已知的路上,需要更多的布道者,知识付费,可以让我们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知识付费,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更是必要的。因为每次一付费,都是一次认知升级,每一次付费,都是一次改变,每一次付费,都是一次为成长。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