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从何来?
2019-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e79954545b5f
佛教的理论体系就是讲“苦、集、灭、道”这“四谛”的,“苦”根源都来自“贪”,一个人如果天天按时打坐,不与外界接触,放空自己,静心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为世界凡尘琐事影响,没有奢求,怎么会有“苦”呢?
在凡尘中修行。一个人如果远离家人和朋友去某个地方吃斋念佛,我感觉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事上修行,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最好方式,王阳明的立志成圣贤,并不是逃离世界的杂事,而是遇事在痛苦中成长与反省,反求诸己,最终完成对国家、对民族的重任。
一个平凡的人同样有平凡的人生哲学,尽孝,教育子女,家庭的和谐也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潜心工作是自己的该尽的责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寄托着民族的希望。
当我们面临一大群孩子的时候,要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去引领他们成长,拓展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潜力,使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