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中的大义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2人  燦々

《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无论是硝烟并起,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还是内忧外患,丧权辱国的卑屈近代史,在磨难中砥砺前行,在礼乐崩坏中寻求生途…没有什么更恰当的举例证明,更能完美地诠释出 哪儿跌倒哪里爬起,属于中华民族对大道执着追求的热忱之心了。

鸦片毒品的倾销,自有刚正不阿的林则徐虎门硝烟,哪怕肝脑涂地;

甲午战争的挑衅,自有奋不顾身的邓世昌首当其锋,哪管死生由命;

维新变法的改革,自有正气凛然的六君子一马当先,就算慷慨就义;

太平天国的起义,自有挺身而出的农民百姓无所畏惧,虽然昙花一现;

洋务运动的求知,自有先见之明的知识分子力挽狂澜,拼尽碧血丹心;

辛亥革命的尝试,自有智勇双全的孙中山义无反顾,至死百折不挠;

五四爱国的运动,自有满腔热血的少年大显身手,立志百炼成钢;

抗日战线的一统,自有死而后已的忠魂烈士一鼓作气,方才所向无敌;

国共双方的对峙,自有星火燎原的红色政权背水一战,正义气吞山河。

顶天立地的中华儿女,在死生存亡之际,为国为家,疲于奔命,愈来愈强的现代,也更需要我们当代全体,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