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平凡半生(三)
初中三年,两年半是在正常小升初的乡级中学就读,初三下个学期转学到市镇中学读书。
升入中学,我是走读生,早上八点前到学校,中午带饭到学校吃,下午放学回家,学校距离家步行要四公里左右。
在我印象当中,母亲早上天还没有亮就要起来,帮我烧好早饭,叫我起床吃饭,并准备好中午我在学校吃的饭菜。冬天我出门的时候,天还蒙蒙亮,星星还闪耀发光,月亮还挂在天边。
我上的这个乡级中学,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升入初一年级有三个班级,人均六十几个人,快三年下来,到了初三上学期只有二个班级,总共不到九十人,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我们初三(二)班只有八个女同学。
读了两年半,女班主任邬老师跟班上,我就一直在她班级。她教语文课老师,对我们管理靠说服教育,总觉得婆婆妈妈烦人。初二下学期,我记得有两次晚自习上课迟到,让她发现了,然后找谈话,叫到办公室做思想工作。(这个邬老师后来退休做过我儿子的生活老师)
我还记得初三上学期我们要求住校,班级里面有一个男同学姓袁,他喜欢晨跑,而且坚持跑步很长时间,受他的影响和鼓动,有时我也起来跟他一起晨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恒心。
春节过后进入初三下学期,与父母商量,能不能把我转学到市镇中学。据我了解到,市镇中学考高中有明显的优势,选择性多,有职高普高重点三个层次。而我就读的乡级中学,只有职高和重点两种选择,学习氛围也不是很理想。
初三下学期,我就到市镇中学就读,借宿在城里远房的一个亲戚家里,他家离学校近。他有3个儿子,晚上与他的小儿子住一个房间。中午放学,城里的同学都回家吃饭,我就在发小借住的房间吃饭午休。
到市镇中学我是分在初三(七)班,班里有六十几个人,男女比例均等,我插班生,班主任把我座位安排放到左侧最后排,同一位女同学同桌,她的成绩不理想。
记得学校组织一次摸底考试,我在班级排名二十几名,这个成绩考普通高中应该是没问题。
班上同学成绩也是参差不齐,前面座位同学成绩比较好,后面的同学相对来讲成绩稍差。
个别同学开玩笑说,你乡下人读书,考不上大学,将来也是回农村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何必苦了自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我脑海。(现在这个同学,我们还有联系)
我们中考是在炎热的夏天,记得那年中考,我小叔从40里外的乡镇卫生院单位赶过来,给我鼓劲加油,买了些水果给我吃,让我考试不要紧张。
我小叔也是通过高考上大学,分配工作,跳出农门。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对我的鼓励也是非常大。
初中三年成长经历,是青春期的萌芽阶段,对我的人生观影响比较大,值得回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