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可以不用花大力气
本文是我听诸葛越《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的听书笔记
这个题目突然让我想到了孙杨妈妈对孙杨事情大包大揽硬是把一个天才培养成了一个宝妈男。诸葛越教育理念认为父母不应该花太多精力在陪孩子做作业,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上,她认为身教大于言传的事,梳理出了四类被体系量化了的事。
能身教的事,就不口头唠叨。
一、陪孩子做作业
最近新冠疫情没开学,大家都在家里上网课,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妈妈受不了辅导孩子上网课跳河了。上一天班累得精疲力竭,回家还要陪孩子做作业,已经成了很多职业女性沉重的负担,也造成了很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诸葛越不建议陪孩子做功课,或者少陪。她认为作业是他的,是他应该学的事情。
关于孩子的功课,来自老师最好的建议是:即使孩子错了,家长也不要去改,否则老师就不知道他什么懂什么不懂。
如果孩子每天交上去的,都是完美的作业,老师其实根本没办法了解到底是孩子懂了,还是家长懂了。
但父母真的能放手的话,有个前提,就是你从小要灌输给孩子一个观念:学习是他的事,不是妈妈的事,妈妈有妈妈的职责,学习是孩子的职责。
即便孩子有不懂的问题,父母也不应该包办代替,家长完全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也不肯定,可以给你提两个建议,你可以想一想,但是我不负责,你也完全可以不听我的建议。”
总之,作业的责任是孩子的,家长是不应该全权负责的。
对于那些学校要求家长看作业的情况,可以理解。但我们只负责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至于做得对不对,还是让孩子自己去负责。
二、无微不至的照顾
现在有些父母叫“直升机”父母,他们不断盘旋在孩子头上,不肯离去。说实话,在工作场合,我们也会很害怕遇到这样的员工和他们的父母。
这种家长,在全职妈妈当中可能更多。但总体来说,尤其是独养孩子的妈妈,很容易变成“直升机”父母。
女性容易过于焦虑,这个地方不能去,那个东西不能吃,学校里是不是受了委屈,你这里说话又不对了,你那里做事又做错了,这个做得很好,为什么老师不给他奖励等。
把精力都花在焦虑孩子上,哪里还有时间顾自己?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父母,等于是他们要想帮助孩子清除生活、学习上所有的障碍。但这种教育方法,恰恰效率非常低下,专门培养了一群没有能力的孩子。
事无巨细,管得特别多的家庭,一般孩子缺乏主动性,长大也很少会有大出息。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你如果帮他清除了所有的障碍,他就会认为世界理所应当是一马平川。小的时候遇到矛盾,父母帮他去解决,那到大学呢?到工作呢?如果没有别人帮他去解决的,他就可能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所以,建议放手生活上的琐碎小事,只管大面上的,比如健康、品德。其余的事,我们要忍着不去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就可以了。
三、可以身教的事
教育孩子,有的是言传,有的是身教。
有一大批事,比如怎么处理金钱、礼貌和朋友。其实小孩是不会听你怎么说的,你骂他多少句,或者说教育他多少都是没有用的。这类事,不用花力气教,你做好了,孩子自然就模仿了。
如果我们花钱大手大脚,然后去限制孩子,哎呀,这个东西你要想一想,你要算一下,他是不会听的,他只会学习你。比如你对别人很有礼貌,他也会完全copy你。
你交什么样的朋友,你在私下里对朋友是什么样的评价,这些事情孩子每天都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在看在听。
所以,有一大批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把它变成理论、买成书去教孩子。你只要自己做好了,孩子就会做好。你想让孩子怎么做,你自己怎么做就可以了。
相反,你自己做不到,天天教育也不会成功,除非把孩子变成两面派。
四、书本上严格量化的事
不要过于迷信很多育儿书上特别具体的标准,试着把那个标准放松,跳出来,在稍微远的时间距离上看,每个孩子真的都会长大的,不需要让他在3岁的时候会5岁的事,他该成长多快就成长多快。做父母的,能够享受跟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很好了。
20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