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拥抱光亮

孩子重度抑郁,封闭在家15个月,我艰难摸索,终于助力孩子复学

2022-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郁金香抗抑郁

本篇作者 | 静空灿烂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当值编辑 | 玄鹤

今日导读

今天的分享,来自一位14岁重度抑郁孩子的母亲,这是她对陪伴儿子一年多以来经历的回顾,以及其中经验的总结。内容非常详实描述了儿子从休学、复学、复学失败到再度复学成功的全过程,从一开始的跌跌撞撞手足无措,到渐渐摸索出方法后的初见成效,再到深刻领悟后的内心笃定,文章充满了她身为母亲的智慧,值得家长朋友们阅读。

是什么让一个被诊断为重度抑郁、自我封闭在家中一年多,不看病、不吃药、不咨询、不出门、不见人、不交流的孩子顺利回到学校,并且逐渐向父母敞开心门?看完她的描述,也许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文作者为郁金香家长学校2022-06A组19号学员

辅导员:玉门阳光、静香、星光
往事如风、青衣老师、李群香

组长:天道酬勤

这是她的一阶段结业心得分享

我懂事顾家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不见了

2020年6月12日,孩子刚刚过完14岁生日,疫情解封后复学没有多久。孩子说想请假休息一天,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学校。


孩子在家里,不看病、不吃药、不咨询、不出门、不见人、不交流,他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作息黑白颠倒,不洗漱、不洗澡、不换衣,每天饭菜都是我做好了送到门口。我们经常几天都见不上他的面,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想什么。


2020年10月,为开休学证明,我带他到医院检查,量表检测结果裸分57分,乘1.25后为71.25分,医生诊断他为重度抑郁症。


办理好休学后,孩子便在家休养,有几次我敲他的门,强行说服他让我进去,和他说几句话。他很不情愿地开门,我进去以后,他要么是坐在床上,用被子把整个人全部盖住,要么是远远的站在窗户边,把自己包裹在窗帘里,要么是蜷缩在门背后。


无论我跟他说什么,他都没有任何反应。有两次,我说着说着哭了,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非常冷淡冷漠。有一回,我失控了,歇斯底里尖叫了两声,逃出他的房间。


我曾经那个懂事顾家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没了,去了另一个世界。

回顾反思过往,孩子曾经的模样


我的孩子,其实一直是非常懂事顾家的。我们有过很多开心的时刻,
但他休学后我再回望时,生活却显现出真实的另一面。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失父亲的家庭中,孩子的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地生活,去了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孩子外婆便和我们一起生活,因此在孩子的心目中,所谓的“一家三口”,一直是外婆、妈妈和自己,没有父亲。


孩子自小学二年级起,就自己上学、放学,不用大人接送。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那天我正生着病,天旋地转的,我挣扎着做饭,这时下起了很大的雨。我就想应该要去接孩子,但是又犹豫了一下,想他会不会自己躲一下雨再回来。


正在这个时候,他回来了,推着书包冲进家里,冲进厨房,水淋淋湿漉漉的,望着我大声说,妈妈妈妈,今天我淋雨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淋雨吗?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心里很虚,本想直接解释道歉,忍了一下,问他,你说为什么嘛?他当时说的话我一辈子都记得,他说,妈妈,我淋雨了是因为我没有带伞,以后我每天上学都会带伞。


再后来,孩子的外婆身体越来越差,逐步失去了一些自理能力,弯不下腰,没办法给自己洗脚,睡下去就起不了身,夜里两三次起夜都要有人扶,各种病症层出不穷,我很多时间都陪着孩子外婆在各大医院奔波,寻医问药。


为了照顾好外婆,我把孩子放在小饭桌,他每天晚上回来后,帮我一起照顾外婆,专门负责给外婆放睡前佛乐《大悲咒》。


终于有一天,孩子外婆离开了我们,那天我去小饭桌接他特别晚,从来没有那么晚过。他回到家以后,应该是看得到家里少了一个人,而且从那以后永远的少了一个人,但他从来没有问过,没有提过,外婆去哪里了,外婆怎么了。


那个时候,我自己的身体、工作,孩子的身体、学校,都存在种种问题和艰难,真可说的上是百事皆哀、举目无助。那些具体的家庭事务,因为孩子爸爸在外地,也帮不上我们。
那真的是我人生里最艰难的十年,孩子和我一起,尝尽了生老病死之苦。


我自我感觉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我的生命觉醒也始于那十年,孩子在此期间也表现得非常懂事担当,照顾自己、照顾家人,担起了家里很多事,做了很多同龄人做不到也没必要去做的事情。


孩子还多次和我说过,他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做作业。他本来就对世界抱有那种天性的好奇和热爱,我从小也给他灌输“乐学活学”思想,当然这也可能导致他对应试教育体制里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总之,回顾反思过往,估计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相似之处。我想这既是为了寻找关于孩子生病原因的蛛丝马迹,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
我们的孩子,是很好很好的孩子,我们爱他们,他们爱我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这一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得起任何考验。

历经千辛万苦,撞得头破血流


我一开始就接纳了孩子休学,但对孩子如何在家里修养自己的身心,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有期待和要求。


我想知道孩子睡眠的情况。每天几点睡几点起,每天睡多长时间,睡得好不好。但那个时候,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说,也不愿意被人关注。我大概用了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夜里上好闹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醒一次,才知道了他真正的睡眠情况,最晚的时候,凌晨五六点钟才睡。


我还希望他适度运动,每天跑十分钟的步吧,他不愿意出门,家里就买了跑步机。他也坚持了一段时间,经常要磨到晚上两三点钟才来跑,我都陪着他。后面他坚持不下去了,我也坚持不下去了。


我希望他看病吃药。几乎所有人都说重度一定是要吃药,越早吃越好,否则是绝对不会好的。我们也曾经开过一些药,我记得有舍曲林、阿立派唑等。每次吃药的时候,我把药弄好,如果想把药放进房间,他不一定开门,想看着他吃药,他更是非常的抵触。


我只能把药放在房间门口,提醒他吃药,我经常竖着耳朵听他有没有来拿,有的时候几天还放着,有的时候药是不在了,但也不知道他吃了没有,吃药的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我想他与人交流,至少我可以听到他的声音。每次把饭菜端到他门口,喊他吃饭,有的时候本能地会想,他今天会开门出来还是不会,喊了他他会答应还是不答应,他答应的时候声音会是什么样子的,状态如何……


这样想来,我到后来发现,好几次我送饭到门口的时候,都心跳加速,胸口恶心发闷,感觉要晕倒甚至要猝死。最后,我跟孩子爸爸说,以后我做好了饭,他送一段时间吧。

自己能量的耗竭、亲子关系的反复


我相信所有抑郁孩子的家长,都跟我有过同样的感受:我们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从这个想法开始,我们反复思考琢磨怎么样去跟孩子谈,然后一路的鼓励陪伴着他尽力去做,直到最后发现根本实现不了,这是极其复杂艰苦的过程,每次都让我们身心俱疲、精疲力尽。


其结果是,一是
不仅帮不上孩子任何忙,反而是我自己的能量几乎耗尽,有两三次,我甚至都跟爱人说了类似于立遗嘱的话;二是孩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反反复复。


其间有几次,可能是我们做了一些令他感动的小事儿,他就愿意和我们多说两句,开门出来的次数也比较多,但是一跟他讲这些想法,甚至哪怕只是心里有想法想跟他说,嘴上还没有开口,他都好像感觉得出来,又是几天都不开门不出来。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如果对我自己都是这么耗竭,那么对孩子,应该也是一样的,况且孩子现在本身就处于能量极低的状态。


这是一个卡住的过程,孩子已经卡住了,因为这样那样的一些原因,我再给他提一些个要求,然后因为他做不到我也卡住,那这个事情就更解决不了。


尽力方知止,知止而有得


撞了南墙才回头啊。我开始转变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做自己能做的事、可控的事、孩子需要的事、有效的事,而不再要求孩子、期待孩子能够做一些什么事。


一是每天给孩子做饭。我把我和他的关系简单定义为每天做饭的关系。我不用想太多,只要每天把饭做好就行,也不用管他出不出来吃,做好端到门口、叫他一声就可以。


二是加强学习,寻找方法出路。我买了一些书来看,也学习了网上很多音频、视频资源和相关文章。孩子出来也好,不出来也好,做什么都好,我都不管他。


我们相安无事,我也不那么累了,孩子也完全放松,没有人去和他纠缠和消耗,他得到了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恢复。


这个时候,一个很有趣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方面我们被折磨得天昏地暗、苦不堪言,不得不停下来,而另一方面,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的生命展现出新的生机。


有一天,孩子爸爸回来较早,听到孩子在楼上玩乒乓球的声音,就是把乒乓球投到墙上、弹回地面、拾起,又重复。孩子爸爸问孩子是不是想打乒乓球,结果就打了近一个月的乒乓球,又外出旅行过一两次。虽然都没有坚持很长,但孩子逐渐开始有了一些活动,能量触底回升。

真诚地让孩子做主,奇迹般成功复学


2021年8月,孩子在家自我封闭已经一年三个月了,期间从来没有看过一页书、补过一次课,也从来没有提过上学的事。按照我们这边的规定,他复学的时间是11月3日。为了提前考虑有所准备,我们打算和他谈谈复学的事。


怎么谈呢?我们为此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吸取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
谈,但是不期待、不要求、不鼓励、不担心,完全“放空”去谈。这也不,那也不,那还怎么谈呢?我们决定把情况、把我们的想法如实告诉他,但是具体怎么做,让他自己决定


8月的一天,我敲开了孩子的房门,进行了以下这次谈话。


我:你还记得吗,我们办休学的时候,规定的复学时间是11月3号。妈妈想问一下,你对这个事情是怎么想的?


孩子:我没有什么想法。我能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我应该有什么想法?


我:既然你问妈妈的想法,妈妈也如实告诉你,妈妈肯定是希望你能够回去上学的,这主要是你从最初那种最难受的状态好了一些了,可以尝试进入另外一种状态了,回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相处。但这只是爸爸妈妈的想法。在任何时候,在别人的想法基础之上,你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复学,你现在身心舒服不舒服,能不能回去复学,回去复学你能承受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在你的身上、心上,你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我们一定会尊重你的想法。


孩子:我没有什么想法,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想。


我:关于复学,妈妈听到过的方式和情况,大概是这样的,比如说,可以回学校去试一下看看,可以换一个学校借读,如果你说都不想去,还想在家里,直接再休一年,也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去办再休一年的手续。


他听着,尤其听到第三种情况的时候,笑了一下说,这也可以呀!


我:可以的,根据你的情况来选择和决定。


孩子:那就回去试一下吧!但是就像我告诉你,我明天要早起,但是现在夜里两三点钟了,我都还没有睡着,那么究竟能不能起得来,这个我也不知道。


我:好的,你说这个也很客观啊,妈妈明白。那我们就先按11月3号回学校复学这个目标来努力,行吗?


孩子:行!

这是我们唯一一次关于复学的谈话。十月底,爸爸又问了他一次,11月3日复学的事,你还记着的嘛?他说记得的。到11月3日那天,他破天荒的早上七点钟起了床,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走下来,淡淡的说了句,走吧,是不是你陪我去?我们就这样奇迹般重新回到了学校。

复学出现反复,与郁金香再续“前缘”


孩子复学以后,本来表现非常好,进步也很快。不曾想才两个月,孩子就提出又不想上学了。我们用一年半的时间恢复,就换来上两个月的学,我简直快要崩溃了。


孩子说出四个原因:一是上学每一天都太累,从早上七点多到晚上七点都要上课,回家还有很多作业,他的睡眠本来就没有调整过来,每天晚上两三点才睡得着;二是学不好,有半年多的课没补,小三科没考,体育得不到满分,很多作业不会做,很多试题不会刷,课堂测试坐着发呆,这么辛苦成绩却不理想;三是自己心里抵触上学;四是在班上没朋友、没熟人,说话的人都没有,很无聊。


我能体会孩子的艰难,多少次他说好要去都没去成,我陪着他讲《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告诉他,你不是失败了多少次,而是为了一举跃过龙门,成功地准备了多少次……


他请假在家的日子我也是生无可恋,每天疲于应付学校的追问,还要隔三差五到医院开假条。我们就这样又请了长假,连初三上学期期末考都没考,下学期一开学,又连着请了几周假,连着寒假,孩子在家又呆了两个多月。


在至为艰难的复学反复、巩固期,在压力巨大的中考关头,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想起以前在一个群里看到群友转发的郁金香“三不”原则,我当时热泪盈眶、相见恨晚,视之为陪伴抑郁症患者的“圣经”和方便法门。因为我们在痛苦艰难中摸索出来的做法,无形之中契合了“三不”的理念;我们取得的效果,本身是对“三不”的实证。


现在,走投无路之际,我再次想到郁金香,在陪伴者中我找到岁月弦歌老师,于2022年2月12日加入了郁金香开始学习。

在郁金香的100个日日夜夜

来到郁金香后,看到这里完备至简的实修体系,我不禁想:如果孩子一生病我就有幸加入郁金香,那该有多好啊!


郁金香提倡的“三不”原则、“不求不扰、有求必应”、“把孩子的事,父母的事,老天的事分清”,允许接纳孩子,学习成长父母,我觉得是家庭抗郁乃至家庭成长的终极解决之道。郁金香因创始人女儿的抑郁症而缘起,为无数受苦受难的家庭提供一个实修法门,郁金香真的是很智慧,很了不起,功德无量菩萨行啊,令人赞叹!

在这里,有郁金香的大爱陪伴。老师们每天陪着我们做观呼吸,每个星期陪着我们共修,每个问题都有人回答,每个人的倾诉都被听到,而这些都不需要花一分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我真不敢相信。

在这里,我得到了最热情的鼓励、最真诚的关心、最智慧的点拨。有生以来,从来没有人这样关心、关注过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孩子生病以后,也从来没有人能够像这样陪着我,一起面对困难和问题;当我们的孩子和家庭有一点点的变化和进步,那么由衷的高兴和祝福。


我们的一点好的想法、做法,都会被看到、鼓励、点拨、放大,我到了郁金香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需要鼓励的人,或者说,我、我的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被看见、得到鼓励而变得更好。


每天,在郁金香各个群里,无数家长在拼命学习和精进!有时我都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景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么多的人为了自助,为了助人,这么拼命地在学习、思考、践行,这个场域,创造这个场域的人,以及付出无数时间精力维护这个场域的陪伴者志愿者,多么不可思议。


我全心全意认真学习,疯狂而密集地学习,勤练观呼吸,每天写日记,连续写了70多天,共修群积极分享发言,与老师同学互动,非常受益。


我也在想,郁金香究竟带给我的是什么?那是和一群高能量的人在一起,共同探寻生命的成长、觉醒、觉悟,完成此生不惑并知天命的使命;那是一次思想的升华,行动的升华,生命的升华。我觉得,这种收获,带给我的深刻改变,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对“三不”原则更深入的理解

三不原则可分为“大三不”和“小三不”。“大三不”是指:不期待、不迁就和不担心。“小三不”就是止语,具体为: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

其中大“三不”是内在的修行,是对自己的安放,是小“三不”的基底,小“三不”是相处互动中的“戒律”,及时止语、止行、止欲、止损,使绝处逢生。


通过深入学习、思考、实践,我对小“三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如同念佛法门,看似简单到难以置信,实则“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是有深厚理论基础的。


1、从沟通的角度,可以结合参看《非暴力沟通》、《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两本书。我们经常在和孩子沟通时、言行举止、起心动念甚至潜意识里,有评判、批评和指责的成分,可能觉察不够、诚实不够,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承认,或者我们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每一次的“暴力沟通”,都会对我们本身就已经非常脆弱、敏感的孩子造成严重伤害。


2、从脑科学的角度,可以结合参看《自驱型成长》。大脑掌管计划和理性的前额叶皮质是发育比较晚的,一般要到18岁甚至25岁才能发育完成。要帮助孩子大脑和心智更好地发育和发展,就要尽量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没有掌控感是一种最严重的慢性压力,会对孩子大脑造成损伤。换言之,我个人理解,每一次的催促、逼迫、勉强,都会使孩子身心再度受损。


3、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地藏经》里有一句话:“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这本来是讲果报的,我觉得这里也同样适用,孩子生命里有些体验、感受和痛,我们无法代受。黑白颠倒、整天打游戏、不洗澡不洗漱,从病理学的角度说是病,不管从哪个角度,这么多的休学孩子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是否说明孩子身心恢复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呢?


4、放下我执,自觉觉他。在这个过程中,被彻底打败和摧毁的是什么?是我们头脑里所有的关于“我以为”、“我觉得”、“我们都是为你好啊”、“我认为你应该”……重新诞生的是“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怎么样”、“你希望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到你”……


5、边界与敬畏。从我们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讲,“三不”是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当中,从言行举止到起心动念,到潜意识,彻底划清边界,是知进、知退、知止、知错的智慧。它的核心更是对人生无常艰难的深刻了知,以及对生命和因果的敬畏,包括对孩子这个独立生命个体其内在需求和规律的敬畏。


高能量助推孩子再次成功复学


大家都知道孩子能否复学成功,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能否得到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包容和支持。复学家庭和班主任老师,这本来是一种不容易相处的关系,我们对老师肯定有很多有求之处,并且是单向的。


记得去年11月我们复学进班的时候,见到老师第一面,我给他深深鞠了一个躬,说谢谢您收留我们。我们之前已经被一个班退过。老师也站起来给我鞠了一个躬,说应该是我给你鞠躬,话语里无限的无奈和揶揄。


之后,
我坚持灵活运用“三不”知进、知退、知止、知错的智慧,较好的形成了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首先,相信和理解对方。我相信老师是一个很好的人,理解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工作量倍增。其次,接纳对方。老师不可能一来就很理解这种事情,都有个过程。最后,知进、知退、知止、知错。


知进就是,当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跟老师讲,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硬着头皮讲;知止就是,如果老师觉得不合适,不要勉强;知退就是,懂得适时退步,老师会有生气、发火的时候,甚至有一次骂了我半个小时,我就退回来;知错就是,越界了,过了,就诚心道歉,但不妨碍我们该进时仍要进。


总之,不管老师说什么、做什么,不受伤、不逃跑、不抱怨(虽然好几次都想逃了)。要明白这些问题,不是老师造成的,却已波及老师。


经过多次的沟通和恳求,3月10日晚上,班主任老师到家里看望孩子,并说希望他回到班级,大家都很想他,等等。这给孩子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这个班级是愿意接纳他的,老师和同学是喜欢他、在意他、需要他的,孩子面临的巨大困难出现了局部松动,孩子终于又回到了学校。


孩子复学的点点滴滴,对每个家长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的。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也是刻骨铭心的。我们之间经历了一个彼此磨合,老师从不理解到理解、到主动给予帮助、到成为朋友的过程。
自己稳了,边界清楚了,和孩子好相处,和老师也好相处。孩子班主任老师,也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恩的“恩人”!

几点体会

1、坚定相信“三不”,破旧立新,重建思维互动模式。


我们家孩子自我封闭时间特别长,长达一年多。他开门和我们见面、与我们说话的次数,清晰直观反映了我们有没有满足到他的心理需求,以及他希望各自保留的空间。他用生病为代价,发出生命的呐喊;用一道门为工具,完成了一个青春期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彻底摧毁和重建。


我们要坚定相信和执行“三不”,如果暂时做不到,就自己学习、思考、成长,打破固有思维,站在一个更大的生命格局的角度,重建与孩子之间的思维互动模式,为孩子种下一个更好的“因”。


2、 相信孩子的自知力,让孩子做主,以无条件的爱为他托底,以对不确定性的开放的心态为自己托底。


我一个朋友知道了我和孩子谈复学的整个内容,很吃惊,她问我,你这是一种策略吧,如果孩子真的说还要继续再休一年,你们也会听他的吗?我说如果经过深入的探讨,孩子确实身心没有恢复好,我们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孩子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学习、工作、生活、成家、立业方方面面,还会经历很多事,很多时候可能与我们的想法相左,我相信孩子的自知力,让他自己做主。


我们怕的,无非是与自己期望不符的结果。但所有的结果,本就是不确定的。我们自以为我们拥有,并倾尽全部去努力实现的关于孩子的那些确定性,读书,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可能一夜之间失去,或者从来就不存在。孩子的命运,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朋友还问我,你对孩子复学有几成的把握呀?他一年多到现在都不出门,一个人在房间里,现在一下子要回到学校,面对那么多老师和同学,几百号上千号人,你觉得他能行吗?


我说,从我的角度,我确实看不出他已经具备了去上学的能力这种迹象。但是我换一个角度来看,既然他说他愿意回去,他愿意试一下,我就相信他。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呢?都说孩子“奇迹”般地成功复学,“奇迹”二字值得深思。

3、 相信孩子的决断力,等孩子主动“发起”,全然与孩子同频共情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


朋友又问:复学是一件很难的事,他复学以后会面临种种的困难和问题,你们有没有提前跟他谈一下啊?我说,我们不主动谈,如果他找我们谈,我们会谈的。


一天晚上半夜四、五点钟,他跑来叫醒我,对我说,妈妈,如果我回去以后,学习成绩不好,你会怎么看?我当时说,你现在回去复学,这就是一个最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事情本身比一个好的成绩和分数更有意义。


看着孩子有心事的样子,我又说,你能够提前想到复学以后的事情,并且主动来找妈妈谈心,我觉得这个非常好啊,要不我们把爸爸也叫醒,我们一起谈一下。


爸爸半夜被叫醒,懵头懵脑地加入了讨论,表达了一样的想法。虽然我们在孩子面前从来没有说话不算话过,但这次他还是不放心。他说,你们不会是为了骗我回去上学才说这些好听吧?我当时半开玩笑说,要不要白纸黑字写下来,他说好啊,我们就白纸黑字写下来,还拍了照片放在家庭群里。


孩子到现在复学半年时间,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他学习上、成绩上、分数上的事情,除非他自己告诉我们,至多是关心过问一下他,有没有什么要我们帮助的,
不求不扰,有求必应,并且做到积极地回应。


4、 带着爱与觉察,完成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分离。


作为父母,我们就是靠着感同身受才把孩子养大。他们才出生时,一哭一闹,我们就想着,是不是饿了、尿了、病了......如果没有这种血肉相连、心意相通、感同身受,我们如何感受他们、养育他们?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们也一天天独立和远离。孩子内心很多想法,我们已经感受不到,甚至他们表达出来,我们也无法理解和接受。那怎么办?


我的想法是,只要是不违反大的原则,生命意义上的原则和法律、道德层面上的原则,由他们去吧,这也是一种放手,一种生命主权的归还。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后退一步,站在孩子身后,无论孩子贫穷富有、疾病健康、成功失败,我们都无条件地爱他,不离不弃,做他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我们会过好自己的生活,用心学习“生命”这门功课,学着更懂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也学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孩子复学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没有一蹴而就,也没有一劳永逸。


易为不易,无常为常。人生原本如此!沉进去,融入其中,与之合为一体,彼此不分,无二无别。无论它,是什么——接踵而至的命运,临时加班的工作,吹过的风,飘过的雨,孩子的上学、休学、复学、退回……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一种体验,全然地去体验和融入,无论顺逆、成败、得失。把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融入到生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终生学习成长的洪流中。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


- end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