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话语系统更新”

2019-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滴水湖畔

浅谈“班主任的话语系统更新”

——读《论班主任的话语系统更新》有感(第1稿)

当你着迷于一件事,你会发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我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理性的思辨看待问题时,我们离事实的真相也就不远了。

此次,单位组织去成都疗休养,我是带着《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一起去的。因为去的那天时间尚早,所以我在候机处就开始了我的“做听说读写”。

昨天,在回程的飞机上再读《论班主任的话语系统更新》,对文中的调查问卷进行自省式的感知和预知:

一、这几年实验以来,深刻改变您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的关键词有哪些?

 “做听说读写”的科研方式;

 “创生、积淀、传播、转化”的成长模式;

教育观的转变:学生观、家长观、家校合作观、班级管理方式、教育主体观等;

班级文化引领: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

班级课程建设:君子文化课程、研学旅行课程;

……

二、在这个共生体中(本地、外地、高校、科研院所等),您向谁、学到了什么?

李家成教授:建立对话机制、“做听说读写”、实践研究和理论创生、中国班主任的中国自信和世界贡献;

张春兰博士:建设未来民主班级的思路;

张鲁川博士:公共生活场域;

浙江武义班主任精英班: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在科研中突破;

江苏常州顾惠芬校长:文化自信、教育先导、理论建构;

……

三、您自己和共生体伙伴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请归纳几条经验。

1、深读、细读、研读理论类书籍;

2、进行教育主题式、层进式研究;

3、广泛学习他人经验与智慧,从中得到启发;

4、通过撰写论文,进行实践回顾、关键词提炼、逻辑性建构、理论性提升;

……

四、自己当前已经探索过、思考过,或者已经形成了的研究成果、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

 “你好,寒假!”“你好,暑假!”项目研究;

研学旅行主题式研究;

君子文化的实践和探索;

申请并主持市德育实践课题:《且行且思——初中生探寻文化之旅的实践与反思》(已经结题);《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班级文化引领运行机制研究》(正在研究)

……

五、自己下一学期、下一学年,乃至于未来若干年的研究设想是什么?

继续进行市级课题研究,在班级文化引领上做运行机制研究;

继续进行寒暑假项目研究,并形成初中四年的研究序列;

继续进行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在点线面上做逻辑性梳理,在知情意行上做理论和实践的分类、归纳和整理;

……

回到家,我立马打开电脑,根据去年寒假期间一读再读《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一辑)撰写的读后感,核对了其中几个关键性字词,就把这份自省式调查问卷发给李教授,很快就得到了李教授的回复。

临港实验 董雪梅22:08

谢谢李教授的引领、启发与帮助!感觉自己从2017年2月到现在,有了实践研究的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

华师大 李家成教授22:06

谢谢了!辛苦您了,更高兴能一直合作、共同努力!谢谢了!等您回到上海再联系您,您的这些经验提炼等,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啊,唤醒更多人的自我意识。

临港实验 董雪梅22:10

嗯嗯,我在飞机上还在和同伴分享您的博爱情怀和我的专业突破。

我的专业成长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读书争分夺秒,很好奇、很信服、很期待;写作废寝忘食,昨天晚上文稿修改到11:30才去吃同事打包回来的晚餐。

精神感召的力量非常强大!能够唤醒一个,一群,一大批……

华师大 李家成教授22:19

谢谢了。

我真的对自己的变化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一个教龄29年、班龄26年的老班主任,还乐此不疲于眼前的教师工作和班主任岗位。思来想去,主要得益于沪上、国内几位教育专家的引领与帮助,他(她)们的人格魅力、精神感召、专业辐射、智慧引领,真的可以让你对这份普通而平凡的班主任工作肃然而起敬意、对眼前的学生油然而生喜欢,对教育过程中的难题自然而生探究。

正如文中第四部分“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设想”中所说:

班主任的话语系统,它真实的存在,并以显性、隐性等方式直接影响班主任的工作和学生的发展。这一系统的更新与发展,既是实践变革的结果,又是实践变革的原因。

首先,话语更新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将话语系统更新视为班主任发展的结果、构成与原因,都会引导我们重视班主任的话语更新。作者曾在上海市两个区县的N=2792N=2845班主任中,针对“班主任的话语系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最喜欢说或你听到的最多的3个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管好自己或自律”(1312)“纪律或行规”(1178)“安全”(977)。作为一个老班主任,虽然我的话语系统不只是停留这三个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之间,但也经常徘徊在“他律、自律”“自主、互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话语系统中。作者在问卷调查中提到的“你几乎没听班主任说过的3个词”,它们分别是“创造性”(1228)“精神力量”(1035)“评价”(907)。这份调查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一些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术语,对班主任的影响极其深远,班主任在缺乏专业智慧引领的情况下,很难有话语系统的自我突破和更新调整。因此,通过融入实践变革中的话语学习,通过自主的体悟与研读,通过不断的对话与自我明确,一套反应改革与发展的话语系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

其次,话语更新的实现,是实践变革、关系建立与个体自觉的结果。话语系统的高质量建立、更新,是实践变革的产物和原因。当实践本身不断出现新质,话语系统与之的通融性也就更为清晰。而促成实践的变革,促进话语系统的接触、吸收、对话的直接力量,就是班主任与相关主体的交往关系的确立。其中,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能对班主任的话语系统更新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所有的实践与关系,最终都内化为班主任的话语系统自觉。这可以是自然沉淀的结果,也可以在实践与交往中更快、更自觉地促成。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在工作上,我接触最多的是单位同事和差不多专业水平的教育同行,我们虽然话题相似,有很多共同语言,但是说来说去,只是在现象层面绕圈子,很难说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很多时候遇到了工作上的难题,就会本能地退缩,因为找不到有理论支撑的方法和策略,看不到工作的真正价值和创新求变的实践反思及科研成果。自从和教育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学教授、科研院所的教育专家、教育出版社编辑等专业人士多接触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博学多知显性的表现在于:他们能快速准确地反应出问题的根本所在,能高屋建瓴地进行整体架构,也能深入本质地挖掘教育内涵,他们看待问题的复杂性、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性、解决问题的逻辑性,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他们对于渴望成长的“小菜鸟”,尊重、理解、帮助、成全,让人无比感动。甚至他们会提醒你,你的哪一点实践研究更有价值,你可以朝什么方向努力,你可以和谁多交流经验和困惑,你可以寻求怎样的帮助,你可以做怎样的专业提升,“愈探愈出、愈研愈入”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总之,思维认识的层级化、合作交往的高质量、专业发展的前瞻性,让你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实践研究和理论创生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更多可能。

再次,教育研究者需要通过班主任的话语研究,促成教育学术的发展。班主任的话语系统直接体现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对其原始状态的理解和批判,对话更新的合理性的理解与判断,对话语影响班主任的实践、交往与自觉的机制的研究,都是值得开发的内容。谁带你跑,就决定着你能跑多远、跑多久。有一句话 “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既可以理解成集结互助式发展的力量大,也可以理解成不同教育主体的知识互补,特别是高位多层的智慧引领,能让一群人朝着更明亮、更开阔的教育天地不断往前走,走出一条科学化、前瞻性、启悟式的光明大道。

最后,借助教育实验,促进班主任群体的健康发展和班主任研究领域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当我们厘清了班主任话语系统更新的必要性和内在机制之后,就更能够以话语系统为改革与发展研究的突破口之一,促成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和实践更新。与此同时,当班主任研究领域真正形成话语系统,对相关核心概念、命题等有着学术合理性的论证与自觉时,则该领域的专业发展也将逐步实现。

感谢上海双名工程德育二组让我感受到专业的崇高,建立了专业自觉;感谢上海“生命·实践”教育研究院让我“学思做和谐统一”,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建立合作关系和对话机制;感谢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让我混沌的头脑有了清晰的机会,在“做听说读写”中保持专业敏感、专业好奇和专业期待,引领和带动我的学生进行“全纳型、生态化、长程式”的持续生长与全面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