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碎片化阅读”作辩护
我是微信重度依赖症患者,尤其偏爱高质量的微信公众号。对我订阅的20个左右的公号,每天睡前不把它们的提示数字“消灭”掉,我想我会失眠。所以,我大概还患有一种叫“碎片化阅读强迫症”的病。
有时,我也自责,特别是每年体检发现视力再度下降的时候。有时,我也内疚,特别是在那些不该盯着手机看的场合。砖家也言之凿凿地批评我们这种“低头族”,说我们将阅读这种严肃的事,变得快餐化、娱乐化和功利化。
可是,自从我们的原创公众号开始运营,我发现了碎片化阅读的诸多好处。比如,我写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参考了朋友圈的历史转发或者收藏。还有,当我被选题困扰的时候,订阅号里的文章会让我灵感频现。这让我思考,难道碎片化阅读没有砖家说得那么糟?
我的答案是,碎片化阅读的感受不仅不糟糕,有时还很奇妙。前提条件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碎片化阅读要有选择性。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清博指数公布的微信单日榜单,截止12月19日下午14:00,活跃公众号的数量为63万+,产生热文的数量为46万+,阅读数量为7.02亿+。从这些数据中至少可以看出,我们每天可选择的碎片化阅读太庞大了。我们该如何选择?
回想一下阅读期刊和杂志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用户在新媒体时代和传统纸媒时代的选择偏好,有相同之处。先说传统纸媒,我舅舅到现在都还在订阅《南方周末》这份报纸;我的一个女友,《时尚》这本杂志是每期必追;而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父母,都给孩子定了《幼儿画报》这种儿童杂志。再看公号这种新媒体,我曾经是《三联生活周刊》这本杂志的忠实拥趸,自2014年订阅其新媒体公号后,从未想过要取关;我身边很多订阅六神磊磊个人公号的人,都曾深爱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样看来,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纸媒,从订阅者的角度来说,喜欢并且需要,是订阅的目的;从提供者的角度来说,稳定的内容和质量,是必须要做到的。新媒体和传统纸媒,扮演的角色是同质的,两者的差异,只是前者更多地借助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传播优势。
所以,我们选择微信公众号,喜欢和需要是首当其冲的,其内容和质量的稳定是不得不考虑的。
其次,碎片化阅读也可以成体系。
我记得筹备公号时,有一次我们几个创始人面议细节,在座有两位都以自己喜欢的公号举例,说某原创文学类公号好的,平日里爱写诗,说某财经类公号不错的,工作性质就是这一类。也就是说,我们作为公号的订阅者,主要看中的就是其满足需要的功能。
人的需要,自成体系,有衣食住行的需要,有学习工作的需要,还有娱乐休闲的需要。如果,我们订阅的公号能分别满足这些需要,这些公号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体系。据我观察,身边很多人都有定期清理公号的习惯,目的就在于,保持碎片化阅读体系的平衡。不得不说,这是个提高效率的好习惯。想要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碎片化阅读体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值得借鉴的思路。
第三,借助碎片化阅读完善思维体系。
不管是深度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都源自于阅读者的精神需求。从我的精神需求来看,根据想要达到的目的,我将其划分为三种:轻松娱乐型的、提升技能型的和训练思维型的。而从我的阅读感受来看,第一种,碎片化阅读完全可以满足;后两种,非深度阅读不能满足,但是,碎片化阅读可以提供有效补充。
举个例子,我喜欢阅读纸书,没订阅公号之前,选书让我头很大,因为我有选择恐惧症。而各大线上书店的畅销榜,有时并不靠谱。可是,自从我订阅了一些高质量的读书类公号之后,选书对我来说,不再是问题。当我按照推荐书单在网上买到好书,读得酣畅淋漓的时候,我真想给书单的作者一个大大的拥抱!最近一两年,就是这种碎片化阅读,让我的纸书阅读量飞速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而电影类的碎片化阅读,同样能带给我这种奇妙的感受。
还有,我看到喜欢的文章转发朋友圈时,总会兴致所至地加感悟。这种实时的思想碰撞也很“碎片”,触发灵感的瞬间,不记录下来很快就过去了,再想抓住,有如大海捞针。可是,“碎片”积累得多了,往往会变得连贯和丰满。所以,我把转发朋友圈时用手指戳出来的那些感悟,命名为“灵感时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碎片化阅读之所以饱受诟病,在于其难以引发深度思考。我们想要把读到的内容,转换成记忆和表达的需要,没有深度思考,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过分依赖碎片化阅读,甚至图省事,对从中接受到的观点,不加思考辨别就借用之的态度,值得商榷。
在这个高速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法回避碎片化阅读,更不能过分依赖碎片化阅读。希望我们每个需要碎片化阅读的人,都能总结出让“碎片”联结成完整体系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