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
什么是跨域
跨域指的是浏览器源文档访问另一个源文档。
具体可以查看web同源策略
为什么要有跨域
跨域是出于浏览区安全的角度存在的。
据我了解,浏览器是从两个方面去做这个同源策略的,一是针对接口的请求,二是针对Dom的查询。试想一下没有这样的限制上述两种动作有什么危险。
没有同源策略限制的接口请求
CSRF攻击浅谈CSRF攻击方式。
没有同源策略限制的Dom查询
// HTML
<iframe name="yinhang" src="www.yinhang.com"></iframe>
// JS
// 由于没有同源策略的限制,钓鱼网站可以直接拿到别的网站的Dom
const iframe = window.frames['yinhang']
const node = iframe.document.getElementById('你输入账号密码的Input')
console.log(`拿到了这个${node},我还拿不到你刚刚输入的账号密码吗`)
由此我们知道,同源策略确实能规避一些危险,不是说有了同源策略就安全,只是说同源策略是一种浏览器最基本的安全机制,毕竟能提高一点攻击的成本。其实没有刺不穿的盾,只是攻击的成本和攻击成功后获得的利益成不成正比。
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CORS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跨域资源共享”
在出现CORS标准之前, 我们还只能通过jsonp(jsonp跨域请求详解)的形式去向“跨源”服务器去发送 XMLHttpRequest 请求,这种方式吃力不讨好,在请求方与接收方都需要做处理,而且请求的方式仅仅局限于GET。所以 ,CORS标准必然是大势所趋,并且市场上绝大多数浏览器都已经支持CORS。(IE10以上)
CORS概念
支持CORS请求的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域,会对请求做一些特殊处理,对于已经实现CORS接口的服务端,接受请求,并做出回应。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如果我们发送的跨域请求为“非简单请求”,浏览器会在发出此请求之前首先发送一个请求类型为OPTIONS的“预检请求”,验证请求源是否为服务端允许源,这些对于开发这来说是感觉不到的,由浏览器代理。
总而言之,客户端不需要对跨域请求做任何特殊处理。
简单请求与非简单请求
浏览器对跨域请求区分为“简单请求”与“非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满足以下特征:
(1)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2)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不满足这些特征的请求称为“非简单请求”,例如:content-type=applicaiton/json , method = PUT/DELETE...
简单请求
浏览器判断跨域为简单请求时候,会在Request Header中添加** Origin ****(协议 + 域名 + 端口)**字段 , 它表示我们的请求源,CORS服务端会将该字段作为跨源标志。

CORS接收到此次请求后 , 首先会判断Origin是否在允许源(由服务端决定)范围之内,如果验证通过,服务端会在Response Header 添加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等字段。

必须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表示服务端允许的请求源,*标识任何外域,多个源 , 分隔
可选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false 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设置为true
同时,ajax请求设置withCredentials = true,浏览
器的cookie就能发送到服务端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调用getResponseHeader()方法时候,能从header中获
取的参数
浏览器收到Respnose后会判断自己的源是否存在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允许源中,如果不存在,会抛出“同源检测异常”。
总结:简单请求只需要CORS服务端在接受到携带Origin字段的跨域请求后,在response header中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等字段给浏览器做同源判断。

非简单请求
进行非简单请求时候 , 浏览器会首先发出类型为OPTIONS的“预检请求”,请求地址相同 ,
CORS服务端对“预检请求”处理,并对Response Header添加验证字段,客户端接受到预检请求的返回值进行一次请求预判断,验证通过后,主请求发起。
例如:发起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的非简单请求,这时候传参要注意为json字符串

这里可以看到,浏览器连续发送了两个jsonp.do请求 , 第一个就是“预检请求”,类型为OPTIONS,因为我们设置了content-type这个属性,所以预检请求的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必须携带content-type,否则预检会失败。
预检通过后,主请求与简单请求一致。
总结:非简单请求需要CORS服务端对OPTIONS类型的请求做处理,其他与简单请求一致

Spring MVC CORS
通过上面叙述,我们得知借助CORS我们不必关心发出的请求是否跨域,浏览器会帮我们处理这些事情,但是服务端需要支持CORS,服务端实现CORS的原理也很简单,在服务端完全可以对请求做上下文处理,已达到接口允许跨域访问的目的。
当然,也有很多第三方的CORS插件,例如:Spring MVC 在4.2以上版本也支持了CORS配置,这样,服务端也无需自己操心了!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Security/Same-origin_policy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11090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59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