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量化的经济学可以量化的管理学每天写1000字

施里芬计划的逻辑分析

2019-04-16  本文已影响28人  广义动量定理高广宇

《战争论》和施里芬计划的逻辑分析

 

既然《战争论》指导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我们就通过《战争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一战。一战中主要有几大战役,包括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攻势和日德兰海战。其中马恩河战役是施里芬计划的延续,比较具有典型性,其他几个陆地战役都是堑壕战,双方伤亡巨大,比较乏味。我们这里边主要分析施里芬计划和马恩河战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包括(一)施里芬计划的逻辑分析;(二)施里芬计划的执行和马恩河会战;(三)施里芬计划失败的原因分析。主要使用《战争论》中的战略四原则进行分析,战略四原则包括:(1)动员一切兵力,(2)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3)奇袭,(4)追击已败敌人。

(一)施里芬计划的逻辑分析

施里芬计划是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参谋长提出的,是为了使德国可以应对西线的法国和东线的俄国而产生的计划。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东守西攻,并且将西线分成左右两翼,左守右攻。施里芬在东线布置了10个师,在西线布置了79个师,东西兵力比例为1:8;而在西线又分为左翼和右翼,左翼布置了11个师,右翼布置了68个师,左右兵力比例为1:7。按照计划,战争开始后,东线和左翼进行防御而不进攻,即使丢掉一两个城市也在所不惜。而右翼兵力借道中立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法国的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旋转门一样向西南方向旋转,对法国进行大迂回,从背后包抄法国主力。为了加强右翼兵力,在左翼可以抵抗法军进攻的前提下,从左翼调2个师来加强右翼(如图1所示)。

1 施里芬计划的兵力分配

施里芬去世前一直叮嘱:“务必加强右翼!”

一战开始后,小毛奇接受了施里芬东守西攻,左守右攻的思想,但是他进行了致命的修改,东西兵力比例变化不大,而左右兵力比例从1:7变为1:3.3,大大消弱了右翼。由于战争开始时,德国可动员的兵力已经比施里芬计划时有所增长,小毛奇不是按照师的方式,而是按照兵力多少的方式来进行划分的。小毛奇在东线布置了20万兵力用来对付俄国,在西线布置了148万兵力用来对付法国,东西兵力对比为1:7.4。在西线的左翼布置了34万兵力,右翼布置了114万兵力,左右兵力比例为1:3.3,已经大大消弱了右翼的兵力(如图2所示)。

2 小毛奇修改后的施里芬计划

如果按照新的总兵力情况来更新施里芬计划,那么右翼的兵力会比小毛奇的布置多较多。东西线比例1:7.4和1:8没差太多,这个可以不改,但是小毛奇的1:3.3和施里芬的1:7有较大差距,这个需要更新。更改后左翼兵力降低到18万,右翼兵力增加到130万,并且当左翼稳定后,应该向右翼增援4万左右的兵力,用来加强右翼的攻势(如图3所示)。

3 按照兵力更新的施里芬计划

在执行小毛奇修改过的施里芬计划时,小毛奇又犯了2个重大的决策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允许左翼进行进攻,而在施里芬计划中,左翼是防守的,如果法军在左翼发起强势进攻,可以后撤而将法军引诱出它强固的防御工事,将法军引入德国境内,起到诱敌深入的作用。而左翼进行进攻,不仅没有诱敌深入,还损失了重大的兵力。第二个错误是从右翼调了两个军(4个师)和一个骑兵师增援东线,大大消弱了右翼的兵力,这也为施里芬计划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本来右翼进攻节节胜利,英法联军节节后退。抽调右翼兵力造成了进攻兵力的空虚,加上第一集团军不按计划行军,使得第一集团军的侧翼暴露,从而被英法联军集中兵力进行了打击,致使整个右翼兵力不得不后退进行防御,导致了施里芬计划的彻底失败(如图4所示)。

4 施里芬计划的执行

施里芬计划是否完美,不仅取决于德国自己,还取决于法国是否愚蠢。施里芬计划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如果法国在法比边境重兵布防,就可以破解施里芬计划,然而并没有。法军的计划全是进攻计划,之前就已经有了16个进攻几乎,法军元帅霞飞又制定了17号计划,也就是法国制定的第17个进攻计划。霞飞将法军主要兵力集中在法德边境,希望通过进攻从德国手中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而被迫割让的城市。施里芬计划碰上了愚蠢的17号计划,可以说胜利是指日可待的,然而小毛奇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彻底的葬送了施里芬计划,从而使得德国战败。

既然施里芬以《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的学生自居,那么我们从《战争论》的角度来分析施里芬计划,看看他制定施里芬计划的逻辑是什么。

第一,为什么要有施里芬计划,或者说为什么要有战争计划?

施里芬是克劳塞维茨的学生,他受到了克劳塞维茨的影响。《战争论》第8篇论述了《战争计划》,战争计划是整个战争的指导思想,没有战争计划,那么就很难形成一个总体目标,所有的战斗都是孤立的,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战争论》写道:“战争计划总括整个军事行动,并使它成为具有一个最终目的的统一行动。人们如果不知道用战争要达到什么以及在战争中要达到什么,那么就不能开始战争,或者就不应该开始战争。这个主要思想规定了作战的一切方针,确定了使用手段的范围和所用力量的大小,而且一直影响到军事行动的最小环节。”施里芬计划的目标是如何在双线作战时,击败俄法获得胜利,这是施里芬计划的目的,符合战争计划关于目的的要求。施里芬计划也确定了所需兵力的大小,这也符合战争计划关于确定所用力量大小的要求。施里芬按照老师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的指导,来一步步完成他的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论》第三篇的《战略概论》中,克劳塞维茨给出了战略的三个任务,分别为拟制战争计划,拟制各战局方案及部署战斗,根据实际战争做必要修改。既然在施里芬计划中,战争目的是如何打败俄法,所用兵力是89个师,战争目的和所用兵力确定好了,也就是拟制战争计划这项任务完成了,那么还需要拟制各战局方案及部署战斗和根据实际战争做必要修改。我们看看施里芬是如何做的。在拟制各战局方案及部署战斗中,施里芬将战争分为东线和西线,东线防御,西线进攻,东线布置了10个师,西线布置了79个师。西线分为左翼和右翼,左翼防御,右翼进攻,左翼布置了11个师,右翼布置了68个师。在根据实际战争做必要修改这项任务中,这个是需要在实际战争进行动态修改的,施里芬在一战前已经去世,没办法根据战争的进行做动态的修改。但是他在死之前,叮嘱小毛奇要加强右翼,并且对战争可能发生的情况给出了解决方法。假如德国在东线无法抵御俄国的进攻,放弃一两座城市也在所不惜。假如德国在左翼无法抵御法国的进攻,就后退将法国引入德国境内,这样就使得法国走出了他的坚固防御阵地,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核心还是在右翼,只要右翼进攻成功,就可以有效解决左翼和东线的威胁。

第二,施里芬以什么原则来确定防御和进攻呢?

施里芬以《战争论》的战略四原则来分配兵力,他使用了第二条原则和第三条原则。

第三条原则是:“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可获得先机。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施里芬要以快速和奇袭来获得胜利。他在考察俄法的军事实力时发现,俄国虽然兵多,但是动员速度慢,法国兵少,动员速度快,那么这就会产生一个时间差。德国如果同时对俄法进行进攻,那么兵力就分散了,不符合集中兵力的要求,所以必须先集中兵力解决一个,然后再集中兵力解决另一个。那么,先解决哪一个呢?如果德国先进攻俄国,俄国动员慢,会导致德国在战争初期无法找到俄国主力进行决战,如果德国长驱直入进入俄国腹地,俄国面积辽阔,就会使德国浪费很多时间,不符合不浪费时间的原则。并且当德国等到俄国主力集结完成时,法国也早已集结完自己的主力,这样德国就需要同时面临2个准备好的强敌,胜算大大减少。所以德国应该利用俄国动员慢的弱点,先解决法国,然后再集中兵力来解决俄国。施里芬通过《战争论》了解到奇袭才更容易获得胜利,而战略奇袭可以比战术奇袭获得更大的胜利,所以施里芬选择了战略迂回法国,通过右翼从大后方包抄法国,最终右翼和左翼完成合围,彻底消灭法国军队。

第二条原则是:“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打击敌人的弱点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果,关键的打击点就是敌人的弱点。我们来梳理一下施里芬的逻辑,看看施里芬是如何“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的(如图5所示)”。

5 施里芬计划的逻辑

东线俄国兵多,动员慢,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兵力的集结;法国兵力少,动员快。弱点就是俄国动员慢,这就产生了时间差,所以就要集中兵力打击这个弱点。德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先打败法国,再回头打击俄国。所以对于俄法的方式就不同了,采用东守西攻的方式,东线采取防御,只布置少量兵力进行抵御;西线布置大量兵力进行进攻,也就是集中兵力进攻法国。法德边界上,法国布置了重兵进行防御,并且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法德边境是法国的强点,不能进行强攻,所以要找法国其他的弱点。比利时位于法国和德国中间,法比边境不设防,并且法比边境上,法国只有少量兵力,法比边境是法国的弱点。施里芬决定集中力量打击这个弱点,德国通过借道比利时这个小国,从法比边境进入法国来迂回法国。法德边境是左翼,只派少量军队进行防御,德比边境是右翼,要集中大量兵力进行进攻,所以就形成了东守西攻,左守右攻的战争计划。

第三,施里芬具体如何分配兵力呢?

既然施里芬制定了东守西攻,左守右攻的战争计划,那么对于他可以利用的89个师,该如何分配在东线、西线、左翼和右翼呢?施里芬在东线布置了10个师,西线布置了79个师。在西线79个师的分配中,左翼布置了11个师,右翼布置了68个师。并且他希望在战争开始后,如果左翼能够抵抗住法国的进攻,再从左翼调2个师到右翼。

多数的军事学家认为进攻强于防御,而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着重强调了防御强于进攻,因为防御有等待之利和地形之利。施里芬接受了克劳塞维茨关于“防御强于进攻”的说法。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认为在火力战中,较少的兵力可以抵御较多兵力的进攻。所以施里芬在东线和左翼布置了较少的兵力来抵御敌人较多的兵力,而将大部分兵力集中于右翼,用来打击法国的弱点。施里芬在东线和左翼分别只布置了10个师和11个师,他的兵力配置是以诱敌深入为限,太少的兵力容易被敌人全歼,太多的兵力会削弱右翼兵力,所以他选择了可以诱敌深入的最少兵力。较少的兵力就可以防御较多的兵力,而诱敌深入并不需要完全防御,可以配置比防御所需更少的兵力。《战争论》写道:“在将要进行主要进攻的地点上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为了在这个主要地点上更有把握地取得胜利,宁可在其他地点上忍受不利。主要地点的胜利将消除其他的一切不利。”主要战场的胜利将消除一切不利,所以施里芬并不在意东线和左翼可能出现的短暂失利,只要右翼获得胜利,那么就会消除东线和左翼的不利。施里芬在东线和左翼只布置了较少的兵力,这样施里芬就可以集中大量兵力于右翼,来攻击法国的弱点。

法国霞飞元帅的十七号计划简直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完美组合。施里芬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法国的弱点,而霞飞的十七号计划恰恰将重兵布防在了左翼,使得法国右翼的弱点被放大了。但是小毛奇的过分谨慎拯救了法国,如果小毛奇不削弱右翼的兵力,那么正好集中了优势兵力打击到了法国的弱点,大概率会获得胜利,施里芬的快攻可以增加获胜的可能,而霞飞的迟钝则放大了这种可能。

(二)施里芬计划的执行和马恩河会战

施里芬计划是将德国军队分成东线和西线,东线布置10个师防御俄国,西线布置79个师进攻法国。施里芬预计俄国动员需要6-8周,这样他就可以打一个时间差,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回过头集中兵力对付俄国。所以是东守西攻,即使东线无法抵抗俄军,丢失一两座城市也在所不惜,只要西线取得胜利,这些城市都会被收复。

在西线,施里芬将79个师分为左翼和右翼,左翼布置在德法边境的洛林和阿尔萨斯,共11个师的兵力,只进行防御而不进攻,即使边境法军强大也没关系,可以向自己国内退却,将法军引入德国境内,这样发军就走出了自己边境上坚固的防线,一旦右翼迂回成功,就可以左右翼同时夹击法军,将法军消灭在包围圈内。右翼布置了68个师,借道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进入法国境内,从大后方包抄法国,完成战略迂回。

施里芬计划要求的进攻快速,通过集中右翼强大兵力,打击法国后方的弱点获得胜利。

从地图上看施里芬将德国分为7个集团军,其中5个集团军在左翼,2个集团军在右翼。第一集团军经过荷兰和比利时进入法国,第二集团军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第三和第四集团军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进入法国,第五集团军从法德边境进入法国。施里芬计划要求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十二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参见图中的虚线和点线,虚线是动员二十二天的战线,点线是动员三十一天的战线。施里芬计划的7个军团均布置在德国边境线上,也就是图中实线所画的位置,要求在动员开始时,兵力都应该已经布置在实线的位置,而不是从国内调集兵力,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施里芬计划以梅斯为门轴,5个集团军为门板,第一集团军在门板的最外侧。施里芬计划像一块巨大的门板一样,沿着梅斯转动,最终门板逆时针转动,横扫法国,不断缩小右翼和左翼的距离,最终将法国军队夹死在两块门板之间(如图6所示)。

6 施里芬计划的进军路线

小毛奇由于谨慎,或者说胆小,对施里芬计划进行了修改,在东线和西线的兵力分配差不多,在左翼和右翼有较大的修改。施里芬计划要求左翼和右翼的兵力比例是1:7,而小毛奇的分配是1:3.3,大大减少了右翼兵力,这违背了施里芬“增加右翼兵力”的遗愿。小毛奇对于168万兵力的分配为,东线20万,西线148万,西线左翼分配34万,右翼分配114万。左翼第六集团军司令为巴伐里亚的鲁普里赫特亲王,兵力22万;左翼第七集团军司令为希林根将军,兵力12.5万;右翼第一集团军司令为克鲁克将军,兵力32万;右翼第二集团军司令为比洛将军,兵力26万;右翼第三集团军司令为豪森将军,兵力18万;右翼第四集团军司令为符腾堡公爵,兵力18万;右翼第五集团军司令为德国皇太子,兵力20万。小毛奇还更改了第一集团军的进攻线路,施里芬计划中,第一集团军要先经过荷兰,然后经过比利时,最后进攻法国,而小毛奇选择不进攻荷兰,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这节省了几个需要进攻荷兰的兵力(如图7所示)。

7 小毛奇对兵力的具体分配

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费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遭到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身亡,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个月后,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由于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是奥俄,德俄的矛盾所在,所以导致奥、俄、德参战,而作为协约国,法国也参战帮助俄国,意大利处于利益考虑,暂未参战。

于是,德国执行了自己的施里芬计划,先打法国,再打俄国。由于德国进攻了中立国比利时,导致英国参战。德国按照小毛奇修改的施里芬计划从右翼进攻法国,而法国则按照霞飞制定的臭名昭著的17号计划,进攻法德边境。在东线战场上,英法要求俄国在15天对德国进行进攻,以缓解西线战场的压力。施里芬预计俄国需要6-8周才能完成军队的动员,而俄国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不是将军队全部动员完再送到战场,而是动员一部分就送一部分,这就减少了俄国军队的动员时间,俄国只用了6天时间就集结了2个军团军,对德国进行了进攻,这远远超出了施里芬的预计。俄国军队将动员军队的方式从一批变成了分批,这类似于管理学上的集批和分批,分批可以缩短时间。

在德国的右翼,比利时并没有像施里芬想的那样放弃抵抗,而是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使德国的右翼进军速度延迟了几天。德国的右翼开始进入法国,英法联军开始败退。德军捷报连连,眼看就要打到巴黎了。

在德国的左翼,法国开始进行猛烈的进攻德国坚固的阵地,在德国强力的炮火下,不到10天,法军伤亡30万人,17号计划威力无穷,法军违背了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的原则,而是选择了集中兵力进攻敌人的强点。德国左翼也犯了一个战术错误,左翼的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而左翼的司令看到了德国右翼捷报连连,不甘于只是防御,便向小毛奇申请了进攻,结果小毛奇竟然同意了。

在东线战场上,俄国集结了40万兵力,对德国进行了进攻。小毛奇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担心东线难以抵抗,从西线的第一和第二集团军抽掉了5个师到东线进行增援,这又再次削弱了右翼的兵力。结果这五个师还没到地方,东线的坦能堡会战就以德国的胜利结束了,这五个师白白浪费在路上了。

此时,第一集团军的克鲁克将军也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没有按照预定路线迂回巴黎,而是向内旋转,而此时他恰恰将自己的右翼暴露给了法国的第六集团军,参见地图中的虚线和实线,虚线是施里芬计划的进军路线,实线是实际的进军路线。巴黎守军司令加列尼发现了德国暴露的右翼,立刻向霞飞汇报,希望集中兵力打击这个弱点。而霞飞则延续了他迟钝的特性,既不说同意进攻,也不说不同意进攻,错失了进攻的最好时机。经过加列尼的多次请求,霞飞才批准了进攻德国的计划。由于德国右翼兵力被2次削弱,兵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在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间产生了几十公里的空缺,第一集团军又暴露了右翼,有被分割歼灭的风险。英国远征军插入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将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进行了分割,由于英国的过分谨慎,前进速度缓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法国第六集团军开始进攻德国第一集团军的右翼,法国第五集团军掉头进攻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右翼,法第四和第九集团军则截住德第3、第4集团军;阻止他们增援(如图8所示)。

8 施里芬计划的进军路线和实际进攻路线

英法联军对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进行了分割包围,在主要进攻点上,英法联军的兵力是德国的2倍,双方进行了多次遭遇战,德国兵力不足的问题彻底暴露,面临失败的威胁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进行了后撤,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小毛奇命令德国军队全线后撤,德国失去了快速获胜的希望,施里芬计划宣告破产。

(三) 施里芬计划失败的原因分析

施里芬计划失败包括了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政治、战略和战术上的,德国一战失败也可以使用政治、战略和战术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大部分人分析施里芬计划失败都归结于小毛奇削弱了右翼兵力,这是战略上的主要原因。

德国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总结了战略的核心四原则: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2)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3)不可浪费时间,行动快速可获得先机。奇袭,为获致胜利的最强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

这四原则可以简化为动员一切兵力,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奇袭和追击已败敌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战略金字塔,看看他们在哪些方面是按照《战争论》的战略四原则来行动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由来。

三国同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协约包括法国、俄国和英国。两大军事集团是由列强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政治利益促成的。政治的定义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简单点说就是统治阶层争夺利益的的行为。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三国同盟位于内线,三国协约位于外线。《战争论》中论述了内线具有兵力集中和内线运动两种优点,兵力集中就可以先攻击法国,再攻击俄国,而内线运动则是运动距离短,速度快,这就为施里芬计划打时间差提供了地理条件(如图9所示)。

9 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包括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俄矛盾,意法矛盾和奥俄矛盾。德法矛盾来源于普法战争的后果,卑斯麦统领的德国(普鲁士是德国前身)想要完成德国的统一,法国不希望德国统一,因为德国统一会威胁法国的欧陆权,所以普法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法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普法战争的失败使得法国丧失了重要的经济和工业地区,德皇凡尔赛宫的加冕更是奇耻大辱,法国各阶层均希望向德国复仇,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如图10所示)。

10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外部矛盾

德英矛盾是殖民地和制海权的争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飞速发展,强烈需要广大的殖民地来增加原材料和市场。1914年时,德国的工业总产量已经超过英国,但是由于德国发展较晚,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干净,英国占有的殖民地面积最大,有3350万平方米,号称日不落帝国,而德国只占了290万平方米,不到英国的9%。德国希望按照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德国的想法就有点像同一单位的2个同事,能力差不多,但是一个人的工资只是另一个人的9%,所以心理很不平衡,希望打破这种能力和结果不匹配的问题。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后,大力发展海军,企图挑战英国的海权地位,这直接威胁了英国的生存和发展。

德俄矛盾是巴尔干问题,意法矛盾是突尼斯问题,奥俄矛盾是巴尔干问题。

1879年德奥组成联盟,主要是针对法国,1882年,意大利由于和法国的矛盾,加入了德奥联盟,三国联盟正式成立。由于惧怕英国,意大利在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时是有条件的,就是当德奥与英国发生战争,意大利可以不援助德奥。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意大利像一个长长的靴子,伸入到大海中。英国是海权强国,意大利三面环海,并且陆地面积狭长而没有纵深,根本防御不了海权强国的进攻。

为了应对三国同盟对法国和巴尔干问题的威胁,法国与俄国在1892年达成协约关系,为了应对德国对英国殖民地和海权的威胁,1904年英法达成协约,1907年英俄达成协约,至此三国协约达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阵营的对立局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这种分析,只分析了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而没有分析集团内部的矛盾,英法的反法联盟矛盾其实不比德法矛盾小。英国和俄国之间还有克里米亚矛盾,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存在巴尔干问题。

英国和法国的矛盾由来已久,英国先后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英法光百年战争就打了2回,可以说英国和法国是世仇。英国和俄国的矛盾有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的,是欧洲规模较大的一次战争,战争进行了3年多,以俄罗斯失败而告终(如图11所示)。

1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议的各种矛盾

分析完欧洲各列强之间的矛盾,我们来梳理一下德国、法国和英国在政治、战略和战术上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的不对。有一些是对施里芬计划有有影响的,有一些是对施里芬计划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战争走势有影响的。

德国的战略金字塔

在政治上,德国做了三件错事,包括(1)未与俄续约结盟,导致俄法结盟;(2)建立强大海军,危及英国生命线;(3)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参战。第一件事和第二件对施里芬计划有影响,第三件对德国一战失败有较大影响。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后,罢黜了铁血宰相卑斯麦,而自己在政治上又不成熟,导致了先后犯了3个重大政治错误。卑斯麦在位时,他的策略是孤立法国,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这个联盟的实力要比三国同盟或者三国协约的实力大的多。卑斯麦在政治上的能力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他被称为“同时玩转7个水晶球”的人。卑斯麦非常善于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从而达到增加自己力量,孤立敌人的目的。卑斯麦力劝英国占领埃及,这样英法矛盾就会永久化。卑斯麦力劝俄国将扩张野心从巴尔干转移到中亚地区,这就使得英俄矛盾增加,而“班吉事件”差点引发战争,也是卑斯麦建议的结果。如果三皇同盟可以继续,即使英法意组成三国协约,那么还是三皇同盟的实力更强(如图12所示)。

12 三皇同盟和三国协约

由于三皇同盟中奥俄在巴尔干问题上不可调和,德国又背地里与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目的就是让俄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卑斯麦不做挑战英国霸权的事情,这样就不会促使英法结盟。而德皇罢黜卑斯麦,这是德国在政治上犯的最大的错误。德皇完全抛弃了卑斯麦的政治路线。德国与俄国的《再保险条约》到期之后,德皇拒绝续约,从而将俄国推到了法国一边,使得俄法结盟,这样施里芬计划就必须双线作战,需要应对西线的法国和东线的俄国。德皇大力发展海军,这威胁到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导致英国主动调整了对外政策,积极与法国妥协,最后与法国结盟。这就使得施里芬计划在西线上多了英国这样一个对手。英国外交家艾尔·克劳在《<克劳备忘录>与英德对抗》中的关于英德矛盾的论述堪称经典,他写道:“德国在海上的绝对优势与英帝国的生存是无法兼容的,即使英帝国消失了,最强大的陆上军事力量与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如果集中在一个国家手中,也将会迫使全世界联合起来以摆脱这种梦魔。”德国已经拥有了最强的陆军,还想超越英国成为最强的海军,这使得英国感到恐惧,因为那时便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约束德国了,所以英国必须反对德国,防止他破坏世界的平衡。因为英国海军的优势,英国封锁了德国的海上交通,使得德国补给困难,从而促使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不论哪国船舰,一律击沉。而美国的船舰被击沉,导致美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宣战,从而影响了一战的走势,使得德国战败。

《战争论》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由于德皇在政治上屡次失误,从而导致战争中多了俄、英、美三大对手。这三大对手增加了法国一方的实力,从而使得德国在实力的对比上就已经失败了(如图13所示)。

13 德国的战略金字塔

在战略上,德国做了2件错误的和2件正确的。错误的战略包括(1)未动员一切力量,导致兵力不足;(2)削弱右翼兵力,未集中力量。1914年一战开始时,法国动员了适龄壮丁的80%,而德国只动员了50%,这导致了德国的绝对兵力不足。施里芬计划德国投入了168万兵力进行战斗,如果德国将动员的兵力从50%增加到80%,那么总兵力会增加100万,施里芬计划就会成功。没有动员一切力量违背了《战争论》中“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的战略原则。小毛奇削弱右翼兵力,没有在右翼集中兵力,违背了《战争论》中“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的战略原则。2件正确的战略包括(1)执行施里芬计划,打击敌人弱点;(2)不进攻荷兰,节省了部分兵力。小毛奇接受了施里芬计划,从右翼进攻法国的弱点,这符合打击敌人弱点的原则。而小毛奇修改施里芬计划,使得第一集团军不进攻荷兰,这节省了第一集团军的兵力,没有分兵进攻荷兰,这符合集中兵力的原则。

在战术上,德国做了4件错事和1件正确的。错误的包括:(1)一集团军不按计划进军,暴露右翼;(2)左翼不按计划防守,而采取进攻;(3)调右翼5个师增援东线,削弱右翼;(4)未考虑战争阻力的影响。第一集团军司令克鲁克不按计划行军,从而将自己的右翼暴露,使得敌人发现并打击了这个弱点,导致右翼军队全面撤退,施里芬计划破产。而左翼两个集团军的任务是防御而不是进攻,小毛奇批准了他们的进攻请求,影响了施里芬计划的执行。小毛奇从右翼第一和第二集团军抽调5个师增援东线,削弱了右翼兵力,导致了右翼兵力不足。小毛奇没有充分考虑《战争论》所列的危险、劳累、情报和阻力这四种战争阻力的影响,比如对比利时列日要塞的阻力估计不足。如果对列日要塞的阻力估计充足,提前运输重型大炮进攻列日要塞,可以节省几天的时间。这四点的主要责任人都在小毛奇,因为前三个是他批准的,第四个是他没做好。1件正确的事情是小毛奇提前完善了德国国内的铁路系统,使得德国士兵运往前线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如果非要把施里芬计划失败归到某个人身上,那么应该归结到德皇威廉二世和小毛奇身上。政治上不该不用卑斯麦,军事上不该用小毛奇。政治的影响大于战略,战略的影响大于战术。如果德国按照卑斯麦的政治路线孤立了法国,那么施里芬计划就不需要面对英俄这两个敌人,即使是小毛奇指挥,德国的实力也是强于法国的,德国会获得胜利。如果小毛奇不削弱右翼兵力,那么即使克鲁克暴露右翼,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不会因为兵力缺乏而产生那么大的缺口,英国远征军就不能进入缺口将第一集团军分割,德国不一定会撤退,当然英法也不一定敢进攻。

法国的战略金字塔

法国在战略上做了1件正确的事情,就是与与英俄联盟,增加自己力量,德国一系列的政治错误,使得法国被孤立的局面打破了,法国不需要自己面对强大的三国同盟了(如图14所示)。

14 法国的战略金字塔

法国在战术上做了2件错误的事情和2件正确的。错误的事情包括(1)执行17号计划,放大了法比边境弱点;(2)进攻德法边境强点,造成大量伤亡。法国国内最开始的战略是防御,所以在德法边境,法国建立了坚固的防御阵线,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过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并且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陷阱,陷阱两侧均有强大的火力点,敌人一旦进入陷阱就有去无回。但是后来进攻的思想占据了法国军事届,多个进攻计划被拟定,而17号计划就是拟定的第17个进攻计划。17号进攻计划要通过进攻夺取洛林和阿尔萨斯,这就使得法国在法德边境布置了大量兵力,而使得法比边境只有少量兵力,这就放大了法国在法比边境的弱点。而霞飞下令法军进攻德国坚固的堡垒,使得法国伤亡惨重,10天就伤亡了30万人。法国在战略上做的正确的事情包括:(1)动员国内兵力,增加参战绝对人数;(2)要求俄国快速参战,影响德国时间差计划。法国的动员率是80%,超过德国的50%,增加了自己的绝对兵力。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就是时间差,因为俄国动员慢,所以德国才可以先打法国,再打俄国。但是法国要求俄国快速动员,俄国只用了6天就开始进攻德国,而不是施里芬预计的6-8周,这使得小毛奇从西线的右翼调了5个师增援东线,减少了法国所面对的兵力数量。

在战术上,法国做了1件错事和2件正确的事情。错事是霞飞反应迟钝,错失进攻最好时机。巴黎守军司令发现德国第一集团军暴露右翼,多次请求霞飞批准,而霞飞的迟钝使得英法联军错失了最好的进攻时机。正确的事情包括(1)破坏国内铁路系统,延缓德国进兵速度;(2)与英国协同进德国暴露的第一集团军;(3)使用出租车运送兵力,快速将其送上前线。法军在开始败退时,破坏了国内的铁路,减慢了德军的进攻速度,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法军与英军协同作战,法军第六集团军进攻德第一集团军右翼,英国远征军进入德第一第二集团军之间,分割了第一第二集团军,这就使得英法联军完成了对德国第一集团军的包围,德国第一集团军发现有被围歼的风险,被迫后退,从而使得施里芬速战计划破产了。加列尼想到使用出租车将法军快速送往前线,解了法军的燃眉之急。

英国的战略金字塔

英国在政治上做了3件正确的事情,包括(1)主动摈弃矛盾,与法俄结盟;(2)建立宣传机构,动员国际力量;(3)殖民地征兵,增加绝对兵力。英国和法国是世仇,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也有矛盾。但是德国建立强大海军,威胁了英国的生存,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变为了是否能生存的问题,而和法俄矛盾是能不能吃更好的饭的问题,英德矛盾对于英国来说是更重大的矛盾,所以英国主动妥协,与法俄建立了联盟。英国在一战开始后,建立宣传机构,大肆宣扬德国的种种劣行,动员国际力量的支持。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全球有着广泛的殖民,所以它可以在殖民地征兵,用殖民地的人去参加战争,而德国殖民地很小,只能用德国人参战(如图15所示)。

15 英国的战略金字塔

英国在战略上做了2件正确的事情,包括(1)变职业军为征兵制,动员国内力量;(2)封锁德国海上交通线。这两件事情对于施里芬计划没什么影响,主要是影响一战的走势。英国以前是职业军,军队数量有限,改为义务兵之后,使得国内参战的人数大大增加了。英国封锁了德国海上的交通线,使得德国补给困难,对德国军队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德国也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这又导致了美国参战。

英国在战术上做了1件错误和2件正确的事情。错误的事情是远征军进军速度慢,浪费了进攻德国最好的时机。英国远征军进入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的速度缓慢,给了德国军队调整的时间,浪费了最好的时机。正确的事情是(1)远征军进入德国缺口,分割敌人;(2)与法协同作战,集中了兵力。英国远征军进入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缺口,分割敌人,以及法国进攻德国第一集团军右翼,使得德军被迫撤退。英军的陆军数量较少,如果单独与德军作战,必然被打败,所以英军选择了和法军协同作战,这样就集中了英法联军的兵力,增加了绝对力量。

协约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同盟国,主要在于协约国执行《战争论》的战略四原则执行的更好。协约国在“动员一切力量”和“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上做的更好,英法动员了更多的国内兵力参战,甚至来动员了美国参战,俄国6天就进攻德国,恰恰打在了施里芬时间差的弱点上,英法联军集中兵力打击了德国暴露的右翼,使得施里芬计划破产。而德国本可以按照施里芬计划在“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弱点”和“奇袭”上做得更好,法比边境是法国的弱点,但是由于小毛奇削弱了右翼兵力,使得自己的兵力没有集中,从而导致了失败。德国在动员国内兵力和国际兵力上做的都不如协约国做的好,这导致了它的绝对兵力远小于协约国。

摘自《可以量化的军事学》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让一亿人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减少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使用物理学分析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让它们从艺术变为科学!

可量化研究网站:www.kelianghua.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