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知今

项羽失去这十个人,你一定都似曾相识(八、以计倾国)

2020-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知海星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项羽又何止一范增不能用?项羽至少失掉了十个人,使得霸王大业土崩瓦解,这十个究竟是什么人,或许你我身边,还有他们的影子。

之前已经说过七个人,下面我们来说所失第八人:

八、陈平——以计倾国

陈平是刘邦开国元勋之一,人长得高大帅气,而且足智多谋,善出奇计。

陈平年轻时,正赶上陈胜吴广起义,各路诸侯纷纷复国,陈平先随魏王魏咎,但是魏王不听陈平的建议。于是转投项羽,并且随项羽一同破秦入关,有军功封爵。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回彭城。汉王刘邦不甘心只有巴蜀,迅速平定三秦后要与项羽争天下,殷王叛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命陈平讨伐殷王,陈平不负众望,大胜而归,殷王又重新归项羽,陈平有功升为都尉,差不多相当于少将。

没过多久汉王刘邦又打败殷王,殷王再次叛楚归汉。项羽大怒,要杀之前去灭殷的将领。陈平怕被杀,跑路去跟了汉王刘邦,此后成为刘邦身边得力谋臣。

陈平足智多谋,看人看到骨子里,能在项羽杀人之前迅速察觉跑路,必定非常了解项羽的为人。项羽反应有一点诡异,还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项羽多疑,不信任人;二是项羽大怒后容易迁怒于人。殷王两次叛楚降汉,再去灭掉殷王不就完事了。跟讨伐殷王的将领有什么关系?杀他们干什么。项羽一定是怀疑陈平虚报战绩,冒功领赏。

项羽分封的基本原则只看重一点,军功。打下来的城池多,军功多,分的地方大。所以他不能容忍陈平反复去讨伐殷王,这样反复领赏有猫腻,陈平又是爱财之人,有养寇自重的嫌疑。对于背叛者,项羽的原则不是征服,而是消灭,陈平只是让殷王重新归楚,要是消灭了不就没这么多麻烦事了吗?项羽一定与陈平的带兵理念有很大不同。最后导致了陈平挂印封金,赏钱职位全不要了,转投刘邦。

项羽当时不会觉得,陈平的离去产生的损失是非常大的:首先自己缺少了一个足智多谋,独当一面的军官;其次陈平在刘邦阵营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数次使刘邦脱离危难,项羽几次围城,始终没能抓住刘邦,都是因为陈平之计;最致命的是,陈平对项羽集团内部关系极为了解,用离间计,使多疑的项羽逐渐疏远了手下的谋臣、大将,范增、龙且、钟离眜、周殷纷纷受到猜忌,西楚政权分崩离析,杀人于无形。

陈平的离去不得不说是项羽自毁长城的代表作之一,以陈平的智谋能力,从未在项羽阵营出谋划策,献过一计,可知项羽刚愎自用,只迷信个人武力,不懂以智取胜。陈平极其善于察言观色,他能闭口不言说明他非常了解项羽的性格,提了也没用。陈平跟随刘邦以后,屡出奇计,全部应验;刘邦去世,吕后乱政,陈平却放飞自我,不进一言;吕后一死,陈平又带头剿灭诸吕,扶立汉文帝。可见此人有智谋,识时务,知进退。项羽逼走陈平,使得内部四分五裂,到死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陈平属于非常有能力的精英,对待精英要有对待精英的礼遇,多疑,迁怒于人都会无意中伤害到人,在陈平这类精英离去之后,还会造成大批人员莫名其妙地转投他方,这就要及时审视问题所在了。人们因文化背景或者个人经历的不同,理解和处理方法都会有不同的理念,求同存异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现代社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是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存在。有些人存在的时候,你没有让他产生效益,但是失去却会造成极大的损失。陈平们的离开在当时是非常隐蔽的,如果事后再重新复盘,也许就会创造不一样历史。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明天分享第九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