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不是谁都能是三毛;浪漫的文艺之毒
在华人文学圈里,三毛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不仅是她遍及全球的足迹以及洒脱文艺的性格,更因为她是带着我们去读那一片撒哈拉大沙漠的女子。浪漫,率性而为的女人。
对我来说,这本书初读来颇有意思,文笔幽默而美丽,如清泉般澄澈。故事充满异国风情,也有趣,读来颇有意思。
悠然美丽的文字,将一个生活贫苦的沙漠描绘得有些可爱。
或许是无比满足文艺青年男女幻想的生活吧。
但是接着却有些不大舒服了,那大概是因为价值观上的迥异吧。
再怎么优美轻巧幽默的文字,也掩盖不了这背后并不美好的事实。
撒哈拉沙漠是一个物质贫瘠,文明落后的地方。几年不洗一次澡的撒哈拉人,爱贪小便宜经常来他们家拿东西的邻居,残忍且轻贱女人的风俗;住的地方破烂,整天刮着狂风沙,断水断电是常态,没什么热闹的地方,通讯落后,报纸杂志收到时都过期许久了,电视一个月能收到两三次频道。
这样的生活,光想想就觉得头大。
连三毛本人在书里也形容那是“漫长而苦闷得悠悠岁月”。
“我这才联想到,我马上要面对得生活,在我,已成了一个重大考验得事实,而不再是我理想中甚而含着浪漫情调的幼稚想法了。”
“家里没有书报,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吃饭坐在地上,睡觉换一个房间平躺在地上的床垫。
墙在中午是烫手的,在夜间是冰凉的。电,运气好时会来,大半是没有电。黄昏来了,我就望着那个四方的大洞,看灰沙静悄悄的像粉一样撒下来。”
不过朴素简陋的生活倒也有一点好,就是简单的东西也能够让人得到很大的满足。
去饭店吃到一顿美餐,在垃圾堆捡到几件可用的什物,回去改造成家具,都有了巨大的快乐。
“长久的沙漠生活,只使人学到一个好处,任何一点点现实生活上的享受,都附带的使心灵得到无限的满足和升华。换句话说,我们注重自己的胃胜于自己的脑筋。”
虽然三毛终究适应过来了,还靠着旧物改造与荷西的工资换来的电器,书报把租住的小屋打造成一个小小的文艺王国。
三毛的生活令人歆羡,但不是谁都能是三毛。她可以苦中作乐,把麻烦事,苦难当作生活中的五彩的调味剂,但是别人未必可以。
文明大多时候就是与自然,本能,简洁对着干。我们所发明出来能代表文明的东西,文学,绘画,音乐,服装等等,大多与生存没有多少干系,不过正因为这些,正因为我们不满足于生存,不把生存作为生命中全部的事,我们才与一般的动物不同。
当终于把简陋破烂的小屋改造一番,粉刷一白,添上家具,装饰,书籍,植物,总算改的有些情调了,三毛感叹:
“我常常分析自己,人,生下来被分到的阶级是很难再摆脱的。我的家,对撒哈拉威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必要的,而我,却脱不开这个枷锁,要使四周的环境复杂得跟从前一样。”
“可怜的文明人啊!跳不出这些无用的东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生活上的麻烦之类并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我所看到的就是这个。一个因为自己的文艺梦而进入大沙漠,在困顿的环境下勉强生活的女人。
算是反文艺的看法吧。
其实反文艺,反鸡汤,往往都是在反过去那个幼稚的自己。
不是去逛个丽江古镇,在咖啡馆喝两杯咖啡,去个西藏就叫文艺了,就像不是谁都能是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