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与刚正面
去年12月尝试“大周末”,也就是“城市玩乐”这个市场,到6月发现整个产品模型有很大的瓶颈,就放弃了,转向保守的“小周末”,也就是“城市周边度假”。
做大周末的一部分数据其实是很不错的,每日分享率超过10%,次月留存率超过38%。但瓶颈就在那里,我过不去,也没看见谁有跨过去的方法。产品模型是决定性的。
日子又过了3个月。
就在刚才,我忽然想到了突破瓶颈的方法,至少是一种积极的思路……
但是我不会再回去折腾了。
从去年底并入携程开始,虽然我的独立性很大,可以保持小团队的工作风格,但在大的方向决策上,不可避免会受到大公司的影响。
每个月都有月会,每个季度都有季度会,一旦哪次会议上拿不出像样的报告来,在场诸君的脸色就会很难看。我虽然不在意自己在携程的仕途,但自尊心特别强,不想看别人脸色。遇到瓶颈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要有解决方案,我要有出路有交代”,而不是“我要与难题刚正面”。因为刚正面很可能是跨季度甚至跨半年的大战役,这半年里,我如何面对别人的脸色?
叹了口气。
蝉游记是一个典型的创业项目,数据上不怎么样,产品的质量和口碑都还不错。做蝉游记的时候,每个月只发几份进度邮件,很少与投资人见面,毕竟投资金额小,他们也不怎么关心我这边的事。在相当自由的环境下,我才能放松地与难题刚正面,也刚赢了好几次。只要投资没花完,我就能一直这么刚下去。
回想起来,如果一开始就在携程里边做蝉游记,根本不可能把产品做出来,第一年就挂了。就算我仍有现在这么大的独立性,但心态仍然是受束缚的,“每个月都要有交代”对我的牵制极大,而“刚正面”并不是每个月都能有想法出成绩的,有时候需要积累与沉淀,或是等待水滴石穿的灵感。每个月都让我焦虑地给出交代,没几下,动作就变形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这不是携程的问题,这是天底下所有大公司的问题。
但你让大公司不搞每月的述职考核,放着你玩,这也他妈的不可能啊。毕竟渣产品狗这么多。只有在残酷的“创业失败关门散伙”的淘汰机制下,才能给你足够的宽容度。
下了个决心,明年一定要回到自由的创业状态,不再被大公司包养。做不到,就去过心心念念的间隔年。我这种野生动物是关不住的。我做不了大公司期待的大事业,只想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内,做一些自己深爱,也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深爱的,有个性有创新的产品。对蝉游记我已经厌倦了,产品模型也老化了,我还能做出比它更好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