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好些年以前读《古文观止》,读到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我就忍不住摇头,认为王氏所言不过是书生之见,天真得很。然而那时候,我也还是个学生,不敢轻易去掀古人的桌子,而且觉得自己的看法也未必就高明,即便写成文章,往后回过头来看也不过是些昏话,于是就懒得动笔。不料几年过去了,如今重读这篇文章,对王氏所论依旧是很不以为然。也许,是我自己没有长进,所以意见还是老样儿。不管这么多了,浅薄就浅薄吧,随兴写几句,以遣散这秋夜的无聊。
王世贞说:“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译成现代文,大意就是:“赵国如果了解秦国的真正用意就可以不给,不了解秦国的真正用意就给;知道了秦国的真正用意而惧怕它就给,知道了秦国的真正用意而不惧怕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为何既惧怕秦国而又要挑起它的怒气呢?”若真如此,事情就简单了,赵国君臣还搔什么脑壳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可见赵国君臣是很清楚秦国的所谓以城易璧是靠不住的,也是不想予秦璧的,只是一时半刻想不出既能婉拒秦王而又不至于招来秦兵的办法罢了。若照王世贞的说法,怕秦就给,不怕就不给,如今赵国上下怕秦,那岂不是要乖乖地把和氏璧给秦国送过去?
王世贞说:“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这真是天真得离奇。东周那时候,国君连歃血为盟这么庄重的仪式尚且当儿戏,今天跟甲歃血为盟去攻乙,明天又跟乙歃血为盟来打甲,如今秦昭王不过是在自己家里斋戒五日而已,相比于国君之间的歃血为盟,这所谓的斋戒自然就更是轻量级的表演了,能约束那傲视中原列国的秦王么?说什么“其势不得不予城”,好像秦王会拘于俗礼一样。
王世贞说:“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这显然是拿“百姓”和“信义”来压秦王了,然而果真压得住么?“秦王未必不返璧也”,可见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测,万一秦王真的“不返璧”呢?你叫蔺相如咋办?当真一头撞死在秦廷上吗?若真是这样,蔺相如的名字恐怕就没有机会垂于青史了,因为“完璧归赵”的豪行智举尚未完成,后来的“渑池之会”更是无从参与,而区区一个赵国宦官的门客死在秦国,又何足挂齿!至于所谓的“失信于天下”,秦国的君主又何尝当过一回事呢?堂堂的一个楚怀王尚且骗得团团转,最后连命都丢在秦国了,还讲信义么?堂堂的为天下士人所仰望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不也被骗来秦国么?按理说,骗孟尝君这样的人物,秦王的恶名岂不是更容易传扬四海吗?不是更会失信于天下吗?然而结果呢,孟尝君差点连小命都保不住,最后赖鸡鸣狗盗之辈的力量才窜回去。现在来骗你赵国一块玉,很出奇么?秦,虎狼之国也,秦王的“失信”,还犯得着蔺相如“请就死于国”来“明”么?
如果秦王“不返璧”,当场应允割让十五城,并且装模作样地命令下人拿地图来,圈圈画画的,那又当如何呢?蔺相如还有机会说王世贞假设的那段豪言么?等到蔺相如带着秦王亲笔画过的地图回赵国,然后遣人去接管那十五座城池的时候,秦国守将拒不交割,又当如何?和氏璧一旦落入秦王手中,那就说什么都是废话了。相如使人携璧潜回赵国,乃是上上妙策,非王氏之俗见所能比拟。
总而言之,王氏所言是万万行不通的。若是蔺相如真照王世贞说的办,那他要么眼睁睁地看着和氏璧落入秦王之手,然后自己白白死在秦廷上,连名字也没有传下来;要么捧着一张破地图归赵,失璧辱国。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廖树锋记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