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演场戏
在教室里演课本剧,已不属新鲜,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因为这样的演出毕竟是有扶手的,课文就是剧本啊。感谢这个半成品的剧本,不拘束我们的发挥和创新。有时,我们的台词文白相间,还甩出了接地气的家乡话,表现的张力和效果也更令人捧腹,你听,庄子和惠子走在桥上看鱼,关于“鱼到底快不快乐”的话题穿越千年的论辩,依旧张扬个性。有时,我们随便找个道具就能上场。你看:一把折叠伞,拔出伞柄的声音足够还原唐雎“挺剑”时的果敢;书箱的盖子套上体委服,和秦王的冕旈真有几分形似。有时,学生的一件长款外套不小心就“火”了,在警官奥楚蔑洛夫的穿脱之间尽显滑稽和讽刺……
如果,没有任何剧本依托的演出呢?你敢不敢“胆肥儿”试一下!
开幕――咔。
课前三分钟,我已在教室里。扫视一下座位,还有一个学生未到。我就对其他学生说,嘘!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门口,等待小苏的推门那一刻。
好!他们倒是很开心,以为老师又要玩出什么“新花招”,所以目光齐刷刷地射向门口,就像无数闪光灯那样。
此处省略2分钟。
现在有请小康,用至少10句话来生动描绘刚才“那一刻”:
“门,紧闭,从来没有这么沉默过似的。1秒,2秒,3秒……
噔噔噔,一串脚步声。
近了,又远去。大概是路过的小学生吧,他们还有足够的课前玩耍时间,就到这里拐个弯串个门,所以脚步里充满欢快;大概是楼上班级的学生吧,他得抓紧进班,不然会挨侯课的老师的批评,所以脚步里只是急促。隔着教室的墙壁我们只能这样顺理成章的猜测。
突然,从窗户处看到人头晃过,接着后门有被推动的嫌疑。
小闫急忙堵住后门,小声和挤进来的半个脸庞对语。听不清他们说了些什么。
然后,前门开了――小苏的蓝色棉袄挤进来,他右手提着水杯。一脸的惶惑,匆匆扫一眼老师,老师似乎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反倒有些诡异的微笑。再扫一眼同学,个个目光犀利,都仿佛想从他脸上、身上一下子发现和捕捉出什么国家机密似的。可惜,并没有什么机密,他更像是做错事的孩子,红着脸赶紧跑到座位上,连水杯都不敢光明正大的放到桌子上……”
再有请“演员”,用至少10句话来生动描绘刚才“那一刻”:
“我接了水,照例慢悠悠的走,走廊也和往常一样。教室里却静的可怕,从门窗上可以看到语文老师就站在讲台上。我赶紧跑到后门,准备悄没声儿的溜进去,可是刚开个门缝就被小闫堵住了,他一脸的笑,说让我从前门进。
前门就前门,我跑过来,推门。看向老师,想从张老师脸上找出点严肃的模样,可惜没有,倒是更多些和善的笑,完全没有批评的意思。再急急地扫一下同学,他们都盯向我,仿佛被一个突然造访的陌客惊住似的。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赶紧溜回座位,窃窃地看向同桌。同桌终于忍不住了,笑成一朵诡异的花。
直到老师让同学分享“那一刻”,我才恍然明白,原来我当了一次“演员”!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训练啊!”
一共用时5分钟,我们完成了这次作文片段练习,调动各种感官来捕捉“那一刻”的精彩,现演现说,生趣活泼。
像这样,时刻有“戏”在发生,学习也时刻在发生。训练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和学生……
这样的演,学生学会了表达、写作,也学会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