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大学生活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我还是觉得该在大学交些朋友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108人  绮万_swan
我还是觉得该在大学交些朋友

有时候看到这样一种言论;大学生活总是孤独的,与其混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圈子,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狂欢。

其实时至今日我也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身处一所很普通的大学,每天晚上从图书馆回来只看到室友在宿舍打游戏;上课的老师也只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学生会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大多是去吃饭唱歌。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大概有很多人会和我感同身受。

大一的时候,室友还有学生会的朋友们常常喊我出去玩,出去吃饭,轰趴,KTV,电影,我常常拒绝他们,并不是因为我多高冷孤僻,只是我觉得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呀。好多课本知识还没巩固,作业也没有做好,我还想写文章,多看一些书。

我想尽量做到100分,可身边的朋友觉得60分就足够了,100分是矫情。

于是他们也渐渐发现我不是一个合得来的人,所以把我当作学霸,当作文青,“敬而远之”。

我没有不适应,独来独往的生活还挺自得其乐的。自己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去健身房,写作,跑到台湾去玩,不用约别人,也不会被别人突如其来的邀约打断自己的计划。

拥有对自己生活绝对的支配权,非常自在。

我一直以来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问题,直到上个礼拜,某一件事的发生让我对此有了不同的看法。

学院里很重视一个叫做数学建模的国家级比赛,要求三个学生为一小组,不同学科学生组队更有优势。我突然不知所措,虽然知道自己成绩还不错,有足够底气去邀请别人组队,可我完全不知道该找谁。常常独来独往的我不认识其他专业的同学,大一时学生会的朋友都和我不太熟悉,退会之后彼此也不再联系。

都说打游戏最怕遇到不靠谱的队友,比赛也是一样的。我想在年级群里发消息,公开找队友,却又怕找到不靠谱的;想问朋友也不知道该问谁。

整整一个礼拜我都陷入了焦虑。

还好结局是幸运的,我想起我认识一个一起上体育课的女生,于是我向她求助,她推荐了她的室友,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姐姐,我们还找到了一个已经拿过奖的学长,皆大欢喜。

所以最终,整件事情还是凭着我曾经不以为意的人情关系解决。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反思。我过去一直很反感交那些吃喝玩乐的朋友,可能是因为父母总是在我耳边唠叨说:你要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要学会搞关系。可“搞关系”是多么油腻的一个词啊。

时至今日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我也开始觉得,那些混吃等死的圈子不混也罢,但朋友还是要有的,志趣相投的最好了,可是酒肉朋友也该交。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是我的父母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啊,你必须要这样啊,没有办法的。

这样的答案是没有办法说服我们这些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

我来讲一件事好了,我有一个长辈常年住在国外,有一次他回来和我们聊起国外的生活,讲他在国外的人际关系。我问他,在国外大家会不会像中国这样搞人情关系?

他说:没有吧,大家不这样啊。可是现在想起来,很多时候都是靠朋友才走过来的,这和人情社会没什么关系。

他说的靠朋友不是找个大佬抱大腿之类的,很多时候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其实是机会。我这一位长辈曾经一度失业,也是几位朋友给他介绍了工作机会,他才一步一步渐渐有起色。

我们讲得功利一些好了,朋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交换信息资源。

其实我们当下仍然是个信息不完全透明的社会:隔壁寝室的女生莫名拿到网易云公司的实习资格,朋友圈里有人发了暑假去上海某大传媒公司实习的计划,还有人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某大型活动的志愿者……

他们自然是不会自己来告诉你,我是怎么抓住这些难得的机会的。

可能你会说,我只是平时没有好好关注网上的信息,这些招聘或是活动有好多好多,是我自己没有能力去搜索。

可是很抱歉的是,大部分人没有超强的搜索能力。我们做不到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尽知天下事,点开网络就能抓住所有机会。因为信息实在太多了,而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信息透明,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寻找,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朋友是交换信息资源非常好的管道,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甚至不用聊天,只是发一发朋友圈,就能看到很多机会。譬如,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公司招聘、实习的通知,一些音乐节、漫展之类有趣的活动,偶尔也有人发约稿函。

因此从社交获取信息的效率比一个人独自搜索高得多。而且,手里握着大量信息资源的,往往是那些会来事儿,会交朋友,看上去总在吃喝玩乐的人。或许他们成绩不好,不爱学习,看上去不上进,但交际是他们的强项。

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朋友提供的只是机会,他们可以为你开一扇门,但你能不能走出一条路全要凭自己的能力。

就像如果我没有持续三学期名列前茅的绩点,我也无法成功和那一位小姐姐组队;如果我的那位长辈能力不够,即使他的朋友给了他机会,他也做不下去。

继续讲得功利一点,为什么酒肉朋友也该交。

我的一位英语老师告诉过我:长大之后的世界就是,即使你对面坐着的那个人讲话世界无敌地傻逼,你也要面带微笑地听下去,因为那是你的客户。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离开校园走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可能你觉得对方很庸俗,很无知,或者很油腻,但还是要强行微笑。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各种理由来推辞、拒绝混圈子,但工作之后或许很多事是无法推辞的。也就是说,与自己观念不和的人交朋友很可能是一件必须面对的事。

那与其到工作之后再焦头烂额地面对,还不如在校园里先尝试,给自己一些经验和交际能力。

说一个十分有名的人吧,晚清大臣曾国藩,

曾国藩一向以儒家文化里的圣人君子为榜样,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大家都知道,晚清官场腐败,官僚体制已经是朽木一块。曾国藩根本混不进这种腐败圈子,因此在官场中举步维艰。

但几次挫折之后,曾国藩改变了他的处事方式:别人送他礼物他照收,只不过收分量最小的,别人贪污腐败他也不管,还是和和气气和大家打成一片,但自己绝不去贪污腐败。最后曾国藩在官场青云直上,同时也做了许多利国利民,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曾国藩的转变中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执政为民,为人廉洁正直。而且与此同时,他也选择和身边圈子和谐相处。

我们要清楚:真正要做成一件大事不仅仅只是靠个人的能力,很多时候还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能找到多少人来帮助你,这些往往都来自于圈子。

曾国藩从不以清官自居,正是因为他清楚,当自己以清官自居的时候也就等同于和自己的圈子对立,那么他也永远无法做出那些政绩。

因此表面上曾国藩违背了儒学的君子操守,实际则达到了“君子”的更高境界:内在坚持自己,外在对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交际的最高境界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是“四海八方皆朋友”,并且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格局中,还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当然结交优秀的朋友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始终需要学习进步。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保有一颗天真的少年心。电影《熔炉》里有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